第二章 井中鱼(第3/13页)

老祖心想:莫非这位老头儿也见过破庙里的怪事?莫非其中还有不能告人的秘密?

于是,老祖让随从几人等待,他跟着老头儿进了近处的茶馆。

两人相对坐定,老头儿叫小二沏了上好的君山银针茶。

老祖心中诧异。这老头儿貌不惊人,衣着略显寒酸,那双手布满老茧,皲裂严重,不像是衣食无忧的闲散人,却不点普通粗茶,偏偏点了价格不菲的嫩绿似莲心的银针。

老头儿噘起嘴,喝了一口茶,赞道:“人生三味一杯里。名不虚传哪!好茶!好茶!”

老祖心思不在茶上,问道:“老先生为何说破庙里的叫花子不可能跟我说作祟的事?”

老头儿诡笑道:“师爷,破庙已经好久没有人敢住了,您不知道?”

老祖心里咯噔一下,他回想看到那个红旗服姑娘的时候庙里确实没有其他人,当时以为那些流浪者正在外面讨生活,还没有回来。

难怪这老头儿说叫花子告状的事不可能发生。

“我确实不知道。”老祖承认自己撒了谎。但他不能立即说出填井的缘由,他不确定对面的老头儿是否知道那个烧香姑娘。“但破庙怎么就没人敢住了呢?以前不是很多无家可归的人借住吗?”老祖问道。

老头儿闻了闻清淡的茶香,说道:“师爷读书万卷,必定听说过‘物老为怪’这句话吧?”

老祖忽然觉得老头儿说这话时跟丐半仙有几分神似。

“当然知道。”老祖喝了一口茶。

“这破庙存在已经有几百年了吧?有点怪异的事情反而不足为怪。师爷您说呢?”

这破庙确实经历了数百年的风风雨雨,曾经也有香火鼎盛的时候。听了佛经受了香熏的石头也会多了几分灵性呢,和尚们一走,这些东西说不定要闹点动静出来。

老祖点点头。早在十多年前,他就听说破庙里有敲木鱼的声音,木鱼敲罢又有女子嬉戏笑闹的声音。那时候老祖刚刚做上师爷,很多人要求知府大人将破庙拆除,赶走占据佛门清净之地的妖孽。知府大人一方面想顺应民意,一方面怕拆庙折福,不知该如何是好,于是询问老祖。老祖认为就算妖孽盘踞,只要不伤天害理,就不要赶尽杀绝,何况还有木鱼声,也许妖孽有心向佛向善,只是本性难移而已。

更何况破庙可以作为一些人的暂居之所,拆了它的话,有些人就要风餐露宿。

知府大人听了老祖的话,没有拆除破庙。

时至今日,老祖依然没有改变这种想法,他带人来填井,更多的原因是想弄清楚那个烧香姑娘到底是个什么所在。

“之前闹过几次鬼祟之事,我倒没有大惊小怪。可现在破庙都不能住人了,这是怎么回事?”老祖说道。

“物老为怪,杀主取代。如今这怪闹得比以往凶了,要取代他人,成为破庙的主人。所以这里住不得别人了。”

“物老为怪,杀主取代?”老祖念着这几个字,感觉字句间蕴含一股不祥之气。

“废弃或者长久无人居住的地方,大多会被其他东西占据。这破庙失主已久,自然……”老头儿抿了一口茶,将后面的话与茶水一起喝进肚子里。

“老先生是否知道这破庙里的怪是什么怪?来自哪里?”

“正是你今天要驱赶的怪,就住在那口老井里!”

“莫非你也见过她?那你还阻拦我干什么?”老祖既惊讶又迷惑。

老头儿将杯中茶一饮而尽,说道:“我没有见过。我是受人所托来阻拦您的。”

“受人所托?受何人所托?”

“丐半仙。”老头儿悠然说道。

“丐半仙?他回来了?”老祖惊喜道。

老头儿摇头道:“没有。自从两年前一别之后,我再也没有见过他。”

“那你怎么说是受他所托?”

“在两年前消失的前一天晚上,他来找过我。他说大概在某年某月的闭日,师爷会来破庙。他叫我那天不要去别的地方,蹲在破庙前等候您的到来。”

“哦?”老祖不知他说的是真是假。今日确实是闭日,但出门前查一查老皇历就能知道。

“您或许不信我的话。但您可以打听打听,我以前也是叫花子,从山东来到岳州,曾寄居在这破庙里。正是丐半仙的帮助,让我可以在这里安稳下来。他告诉我许多小窍门,让我乞讨的时候不空手而归,还能比别人得到的多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