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野物语remix A part(第2/16页)

搭火车可以坐到岩手。

在花卷车站下车,然后从北上川坐船。

北上川有条支流叫猿石川,沿着这条支流往东前进。

溯河朝山的方向行约十三里(译注:一里为三点六—四点二千米),就能看到远野的城镇。

行程不算轻松,但会觉得困难重重,应该是现代人的感觉。

在过去,是连火车都没有的。

不过,猿石川沿岸布满了丰饶的自然景观。循着这样的路线,不断地往山林深入,旅人应该都会认为终点处必定是深山幽谷。

然而并非如此。

初次造访的人,应该都会大为惊异。

因为远野町极尽繁华,一点都不像地处深山。

尽管如此,周围却又是险阻重重的高山。或许可以说,那景象有点像是山中异界。

是偏远的山村,也是繁荣的城下町。

远野这处地方,可说风土极为特异。

传说中,远野乡一带在远古是一座湖泊。

整座盆地盈满了湖水。

而累积在盆地的水,某个时候因为某些理由流出了村落。

水位下降,接着露出湖底,不知不觉间,有人开始定居此处,自然形成了聚落。

流出来的水在大地汇聚成线,成为猿石川。因此远野周围的山涧,大部分都汇流到猿石川里。

俗话说远野有“七内八崎”。确实,从栃内开始,有七个带“内”字的地名,还有柏崎等八个带“崎”字的地名。奥州一带的地名也常见“内”字,其实内指的便是湖泽、山谷。而“崎”则是伸出湖泊的半岛。

换句话说,这些名称,是远野乡在湖泊时期的遗绪,也是人居之前的土地记忆,以地名的形式保留了下来。

远野就是这样一个地方。

二十四

远野的各个村落,有许多世家望族。

人们称其为“大同”,是所谓的家号。

至于为何这么称呼,据说是因为这些人家是在大同元年(译注:平安时代的年号,八〇六—八一〇)从甲斐国(译注:日本旧行政区,为现今山梨县全域。也称甲州)迁移而来的。

但是说到大同年间,那是极久远的古时,是坂上田村麿(译注:坂上田村麿〔七五八—八一一〕,也写作坂上田村麻吕,平安时代的武官。曾任征夷大将军,三度远征东北)征伐虾夷(译注:日本古代称北关东至东北、北海道地区,反抗朝廷支配的居民为虾夷。包括原住民阿伊努人)的时代。

另外,甲斐国是远野的领主南部家的本国。即使有人从那里迁居过来,也是很自然的事。也许是田村将军的东征,与南部家统治这两个传说不知不觉间融合在一起了。

此外,东北地方把“一族”称为“洞”。也许“大同”其实是“大洞”之意。总而言之,从遥远的古时就有如此称呼的习惯了。

二十五

大同的祖先是何时迁到远野这里的,已不可考。不过据传他们初次踏上此地时,正值岁末时期。

他们卸下行囊的时候,年关也迫在眉睫了。

无法好整以暇地准备过年。为了迎春庆贺,他们想起码张罗一下过年摆饰,但还在立门松(译注:日本习惯,在新年期间,会在家门两侧摆上松制或竹制的饰品。据信神灵会寄宿在树梢,有迎神之意在里面)的时候,元旦已经到了。

只来得及立好一边的门松。

因此这些人家将其视为吉祥的古例,现在也只摆放一边的门松。而另一个门松则伏倒在地,直接就这样系上注连绳(译注:神道教中,用来区隔神域与外界的绳索。过年期间,一般人家的门口也会系上注连绳)

六十五

早池峰山出产花岗岩。

这座山面对小国村的一侧,有一块岩石叫“安倍城”。

安倍城这个名称来自于安倍贞任(译注:安倍贞任〔一〇一九—一〇六二〕,平安时代后期的陆奥豪族,安倍家栋梁,与源氏争战,战死于厨川栅。为军记故事、歌舞伎中的要角),他是平安时期的武将,于前九年之役(译注:一〇五一—一〇六二年,平安时期发生在东北地方的一连串战役。此战之后,安倍氏灭亡,清原氏称霸东北)战死在厨川栅。不过,那里看起来不像有过城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