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灵气 玫瑰十字侦探的疑惑(第45/76页)

中禅寺打开桐箱盖,取出面具。

“至少表面看起来很古老。可是这类东西的保存状态好坏,全都要看环境。温度变化、日光照射时间和干燥的程度会有很大的影响。不能光靠外表来判断。唔,如果这是最近才完成的,那仿古的技术真的是巧夺天工……可以说是大师技巧了。”

中禅寺翻过面具。

“所以样式才会成为问题。样式每个时代都不同。有那个时间的流行,也有在模仿与钻研之中逐渐确立的技法,所以如果看到某个特征性的技法,制作年代就无法回溯到那种技法确立以前了。这是基本原则。”

“没错。”今川说。

“可如果是各地流传的民间古面,想要光靠样式一下子查出来,是相当困难的。有时候样式本身不会完全反映出来。也会有人制作一些落伍的面具,也有样式独一无二的独创面具。加之个人收藏的话,保存状况也不好。所以哎,除了可以靠物品上面的文字来确定年代的面具以外,几乎都会被鉴定为年代不详。哎,一般认为再早也是室町。此外都是不详、不明。大部分情况都表述得模棱两可,像是从样式来看,应是江户中期之作等。然而……”

中禅寺撇下嘴角,瞄了瞄在一旁正襟危坐、动物般的古董商说:

“今川忍不住想要怀疑样式确立过程本身。可是呢……”

今川说那是妄想。果然就像本人自己说的,那是不可能的事吗?

中禅寺仿佛看透了我的心,说:

“也不是不可能。像法隆寺代代相传的伎乐面,应该就是奈良时代的东西。法隆寺的面具在明治十一年献给皇室了,但还有一个留在法隆寺,那个面具像是这样,头呈尖型,是叫作太孤父的面具,我想皱纹的感觉等与这个面具非常相似。所以今川的想法真伪姑且不论,这个面具是古物的可能性……并非没有。”

“偶然是猪……是吗?”

“什么猪?”中禅寺露出奇怪的表情。

今川大概没有把他那古怪的譬喻说给中禅寺听吧。

可是用不着我笨拙地说明,中禅寺似乎也已经了解,应了声“是啊”。

他比今川更敏锐。

“如果这只是酷似后世能面的伎乐面,唔,就算古老也没有任何问题。但问题果然是这段……”

中禅寺再次翻过面具对着我。

“面具上写的文字。文字已经变得模糊不清,几乎无法辨读……不过好像是写着高德的贵人赐予之物,但是缺了许多字呢。”

“上面写了年代吗?”

“没有年代。”中禅寺答道,“上面没有任何可以确定制作年代的信息。而且这些文字……应该是室町以后才写上去的吧。”

“果然是吗?”今川说。

“虽然没有确证,不过似乎无法再往前追溯了呢。所以……”

“如果是室町时代的面具,不就没有问题了吗?”

记得今川说能乐确立,是那个时候的事。

“不……我是说里面写上文字,应该是室町左右的事。但制作年代又不同了,问题就在……这个部分。”

中禅寺指着面具内侧的中央处。

“前后文还是无法判读,不过这里……”

我把脸伸到矮桌上。凝目细看,勉强依稀可以看到墨痕般的痕迹,但在我看来,还是像污垢。

“这读起来是秦河胜三个字。”

“哦,那是……?”

我是电气配线工程公司的制图工,根本没听到过那种经文或是咒文般的词语。

“那很重要吗?”

“是啊。这段文字也可以读成……秦河胜所作之面。所以今川也吓了一大跳吧。”

“那个人是古代人吗?”

“他是圣德太子的亲信。”中禅寺说。

“圣德太子是那个圣德太子吗?”

“本岛,别用那种教人无从答起的问法问话好吗?说到圣德太子,就只有那个圣德太子了。就是用明天皇的皇子,厩户丰聪耳皇子、上宫圣王、法大王。秦河胜是渡来人 [104]的精英技术者团体——秦氏一族的中心人物,也是那座以弥勒半跏思惟像闻名的广隆寺的建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