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第3/6页)
舰队城从不静止,桥梁左右摇摆,塔楼倾斜晃动。整座城在水面上漂移。
船只由内至外全都被重新利用。原先的铺位与舱壁成为住房;从前的火炮甲板上出现了工坊。但城市发展并非仅限于船只原有的外壳,而是将其重塑。船体上搭起一片片建筑群,式样与原料各不相同,受到上百种历史与审美风格的影响,互相融合堆砌。
数百年前的塔楼耸立于古老的划桨船甲板上,而水泥巨碑如同额外的烟囱,矗立在从南方海域夺来的轮桨船上。建筑物之间的街道狭窄紧密。街道借助桥梁跨越一艘艘改装的舰船,穿梭于迷宫、广场以及勉强可称为大厦的建筑之间。公园林地散布于甲板之间,底下则是深藏的军械库。由于船体不停运动,表面的房屋因受到张力而现出裂纹。
贝莉丝能看到冬秸集市里的帆布篷,数百艘小划艇和平底渠舟填满了大型舰船之间的空位,没有一艘超过二十英尺。小船通过锁链和陈旧的绳结系到一起,不停地互相碰撞。摊主们正在准备开市,给各自的小店船镶上条幅与招牌,并挂出货物。早起的顾客经由陡峭的绳梯从周围船上下来,进入集市,熟练地在小舟之间穿行。
集市旁有一艘货轮,覆满了藤蔓和攀援植物的花朵。船上盖有雕刻精美的低矮房屋。它的桅杆没被卸掉,但缠绕着植被,形似古树。还有一艘数十年不曾下沉过的潜水艇,一排狭窄的房屋挺立在潜望镜前后两侧,仿佛鱼的背鳍。连接这两艘船的木桥摇摇摆摆,架在集市上方。
一艘蒸汽船被改造成住宅区,船壳上开出新窗口,甲板上有儿童攀援架。一艘方方正正的明轮汽船为蘑菇养殖场提供了场地。还有一艘蛟船,其笼套装饰精良,一排排砖房填满了弯曲圆滑的船身,烟囱里冒出串串黑烟。
有的建筑物上镶着骨头,从灰色、铁锈色,直到绚丽明艳的各种礼仪色调。这座城市里充满外观神秘莫测的房屋,它们杂乱而萧条,丝毫不讨人喜欢,更何况还遭受着腐烂与污秽的侵袭。水上建筑随波浪时起时落,隐约透着凶险。
这些贫民窟与大厦有的栖身于蒸汽商船内,有的则歪歪斜斜地搭建在单桅小艇上。这里有教堂,有医院,也有废弃的房屋,一切都沾染着无休无止的潮气和盐渍纹理,时刻浸淫在滚滚涛声和既清新又腐败的海洋气息之中。
连接舰船的既有链子,也有依靠铰链接合的桁条。每艘船都像是索桥网络中的一枚浮标。互相串联的大小船只构成堤坝,圈在自由浮动的舰船周围。贝西里奥港遮风挡雨,可供舰队城自己的船队和来访的舰只停泊、维修与卸载。
舰队城边缘拴着不少驳船和蒸汽船,而那些最大的舰艇却在四周巡游。远处开阔水域中,有成群的渔船,也有隶属本城的战舰与蛟船,还有绞绳拖网船以及其他各式船只。这些是舰队城的海盗船,它们驶往世界各地,从敌对势力或海洋中劫得货物,然后运回码头。
城市天空中充斥着鸟群和其他物体。越过这一切,越过所有船只,便是无边的海洋。
开阔的海面上,波浪如昆虫一般永不停歇。
大海空旷而令人惊异。
劫持者向贝莉丝申明,她必须接受他们的保护。她是嘉水区的居民,归那对疤脸男女管辖。他们承诺,所有被劫持的人都将获得工作和居所,而这很快便兑现了。中介机构找到这批恐慌而迷惑的新人,依照名单报出姓名,逐个核对技艺与详情,用混杂的盐语唐突地解释工作内容。
贝莉丝听了半天才明白,她可以去图书馆工作,而让她相信这件事又花了更久。
她签署了对方提供的文件。“女舞神号”的军官和水手被强行带走进行“审核”与“再教育”,因此贝莉丝没有心思故意找茬。她心怀愤恨地草草签了名。这叫合约吗?她想要呐喊。大家都知道,根本没有选择的余地。但她已经签了。
那些组织结构,那些似是而非的律法,令她感到困惑。
他们是海盗。这是一座海盗城,充满残酷与唯利是图,它生存在世界的夹缝里,从其他舰船上攫取新居民,这是一个浮动的自由城邦,可以合法买卖抢来的货物。证据比比皆是:居民们肃穆的表情和公然佩戴的武器,还有她在嘉水区船只上看到的囚架和鞭刑柱。她心想,维持舰队城秩序的必定是航海律令,也就是鞭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