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册 第二十七章 如此风波不可行(第5/6页)

此时内庄里大部分笔冢吏都去支援《笔阵图》了,没人能拦得住罗中夏。他依仗着对地形熟悉,七转八拐,很快便穿过内庄迷宫一样的巷道,跑到了藏笔洞前。

果然不出所料,藏笔洞前此时有几十人,他们全都坐在地上,聚成数个同心圆圈。最中间的圆圈是几位须发皆白的老长老,他们一起托着一个古老的卷轴,举轻若重。在他们的外围,是三圈青壮年,这些人各自头上悬浮着一支笔灵,笔尖全都冲着圆心位置,与卷轴有着若有若无的连接。

这个应该就是卫夫人《笔阵图》的操控中枢了。从人员构成来看,韦家确实拼尽了全力,这个阵势里的是韦家几乎全部的笔冢吏。

此时所有人都面色凝重,目不瞬离。阵中有几个人已经瘫倒在地,想必是自己的笔灵已被吸食一空,心力交瘁的缘故。但没有一个人敢擅自离开,大家都清楚这一战关系到韦家的生死存亡。托着卷轴的一位长老不时喝道:“点笔势!快,再换横笔势!”另外几位长老则用手指在虚空中急速比画。

显然,他们还没有死心,还指望着能靠《笔阵图》本身的力量打破束缚。

在更外围,则是一大群韦家无笔的成员,有老有少。他们此时什么都做不了,只能忧虑地看着自己的家人在阵中奋战,默默祈祷家族能撑过这一次大劫。

“快把笔阵撤掉!”

罗中夏突然从暗处跳出来,高声喊道。

阵中之人恍若未闻,倒是一干无笔的韦家成员把注意力转过来。场面先是沉默了几秒,然后立刻就有人认出他来:“是罗中夏,那个杀死老族长的凶手!”

当时彼得和尚和他仓皇出逃,韦庄上下都把这两个人的样貌记了个十足。此时见他突然出现在这里,都以为这个奸贼是为敌人做前驱,前来捣乱。立刻就有十几名年轻人气势汹汹地朝罗中夏逼来,他们看着前辈们拼尽全力支撑大阵,自己没有笔灵,帮不上忙,早憋了一肚子气,此时正好发泄出来。

罗中夏哪里有时间跟他们计较,他一面躲闪,一面大叫道:“韦定国,韦定国呢?”

彼得和尚曾经叮嘱过他,如果说韦庄里只有一个人能听他说话的话,那就是韦定国了。他与俗世纠缠最深,执念也最少,行事脚踏实地。

韦定国没有笔灵,《笔阵图》的事他帮不上什么忙,但他是现场不可或缺的灵魂。谁来负责支持《笔阵图》,谁来负责护法,谁来负责疏散韦家子弟,谁来唤醒藏笔洞中的诸多笔灵,都需要他来统筹安排。此时他正忙着组织家中的老幼撤退到藏笔洞里去,忽然听到有人喊他的名字,韦定国从人群中站出来,不禁一愣:“罗中夏,你来这里做什么?”

罗中夏见韦定国出现,心中大喜,几个箭步冲到他跟前,急促道:“你们得立刻把笔阵撤下来!”

“为什么?”韦定国皱起眉头,同时挥手让那几个要冲过来的年轻护法停一下。

罗中夏一指外面:“那支吸收笔灵的,是儒家的天人笔,不是我们所能抵挡的!如果现在不撤,韦家笔灵就会全军覆没!”

韦定国听到“天人笔”的名字,面色一滞。不过既然儒林桃李阵都出现了,那么同属儒家一系的天人笔的出世,也并不是很让人意外。

“可你也看到了,现在这情况,那儒林桃李阵把《笔阵图》锁住了,一时半会儿根本动弹不得。长老们也没什么好法子。”

罗中夏道:“我的朋友们,正在外面拼命削弱阵法,他们应该能争取到一段短暂时间。”韦定国又道:“把《笔阵图》撤回来的话,韦庄的屏障可就会全部消失了啊……”

“撤回来,靠剩余的笔灵,还有一拼之力;如果不撤,就等于被彻底缴械,连反抗都没有机会。”

韦定国看了看周围充满怀疑与愤慨的族人,对罗中夏缓缓开口道:“我相信你不是为了救我们才来的吧?”

罗中夏毫不犹豫地说道:“是的,我是来取管城七侯。”

又一个黑衣人一头栽倒在地,浑身散发焦煳的味道。

这是颜政干掉的第四个黑衣人。

这些黑衣人十分奇怪,他们的实力很强悍,体内蕴藏着雄浑博大的力量。可是他们却呆头呆脑,对外界的反应不闻不问,只能做极为有限的反击,就像一个身怀绝世武功的白痴。对付他们,就像是用小刀去砍木桩——砍起来真的很费劲,可木桩毕竟是木桩,只要肯花力气,就可以轻易搞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