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册 第十一章 海水直下万里深(第5/5页)
韦势然低头指了指砚台,罗中夏站在太极圈外看了看,果然隐约可见四个汉字。
韦势然继续道:“我猜笔冢主人拿这砚台来封丹鼎布局之时,一定是故意掩住这四字,使紫金砚刚好克制丹火。若是有人闯入高阳里洞,他必须身怀笔灵。笔灵本是才情所化,那‘云蒸霞蔚’四字是徽宗亲书,也有了灵气,感到有才情临近,便会从砚池淌口浮现。这一显露,令砚台少泄水汽,原本脆弱的均衡状态就会被立时打破。紫金砚便无法完全克制丹火,非得这闯入者坐在砚台之上,以血肉之躯补其缺漏,才能继续维持水火平衡——倘若我刚才起身不再坐回去,丹火在一分钟内就能燃遍整个鼎炉,我们根本一点逃跑的机会也没有。”
“你知道得如此详细,怎还会上当?”
“小友你说颠倒了。我是陷入此局以后,每日枯坐,无其他事情可做,只好反复推敲,希冀能有个破法。”韦势然长长叹息一声,抬首望着鼎盖的无边墨海,“如今我尽知其妙,却还是破解不开。笔冢主人这困局实在精巧,若非沈括墨海,若非葛翁丹鼎,若非米芾之砚,若非徽宗的题字,非这四者齐备,是断然弄不出这等封印的。”
罗中夏也随之仰望鼎口,他最初以为石液墨海只是为了排除那些没有笔灵的人,却没想到还有如此之深的一层含义。无笔灵者不得其门而入;而有笔灵者虽能得入其门,却会触动砚台上的徽宗题字,令自己身陷囹圄。笔冢主人这一心思,当真是神鬼莫测。
为了封住这支笔,居然牵涉了沈括、葛洪、米芾、宋徽宗四位古人,这比封印王羲之的天台白云还下功夫——这笔灵到底什么来头?
韦势然仿佛看透他心中所疑,摇摇头道:“别看我,我也不知道。”
这一老一少陷入了暂时的沉默,谁也没有说话,鼎底又陷入了奇妙的安静。韦势然看了看仍旧躺在罗中夏怀里的小榕,眼神流露奇特的光芒,那是一种介于怜爱与愧疚之间的复杂神情。
“我本以为除我之外,不会再有人能闯入里洞。想不到小榕这孩子,不光领悟了高阳洞的玄机,居然还把你给找来了。”
罗中夏道:“我还以为是你故意把我诱过来替你当枪使的,就像在云门寺时一样。”
韦势然哈哈大笑:“恕我直言,小友你的青莲笔虽然威力无俦,在这里却是半分用处也没有。”
罗中夏听到这话,心中一阵轻松,双肩骤然松弛下来。原来小榕真的是走投无路找我帮忙,原来她并没有骗我。他欣喜地垂下头去,少女仍旧倒在他的臂弯里,瘦弱的身子微微颤抖着,紧闭双目,长长的睫毛上还挂着两滴泪珠,惹人无限怜爱。
这还是他们两个第一次如此亲密接触,罗中夏想把她抱得更紧些,却陡然感觉到小榕体内的笔灵有些古怪。他注意到,自从小榕踏入那个太极圈,就变得虚弱不堪。
“这是怎么回事?”罗中夏急忙问道。
韦势然淡然道:“我不是说过了吗?能来到这里的人,都要经过笔阵本身的挑选,不是笔冢吏是不行的。太极圈是这丹鼎的枢窍所在,自然比整个丹鼎的结界限制更为严格。”
“可是……”罗中夏说到这里,突然停住了。他想到小榕在高阳洞里一直不愿亮出咏絮、事事都要青莲笔打头阵的古怪行为,抬起头来想问问韦势然。
可就在他开口之时,他们的头顶传来扑扑簌簌的声响。罗中夏与韦势然同时举目,只见鼎口墨海翻滚,黑浪滔天。
“又有客人来了呢,今天这高阳里洞好生热闹。”韦势然唇边露出一丝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