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桃核(第3/4页)
白姬满意地笑了,道:“王公子,看来,轩之并不打算离开。我是菩萨心肠的人,向来待人宽厚,绝不会苛待轩之,请不必为他担心。等他必须离开的时候,我自然会让他走。”
菩萨心肠?待人宽厚?这条总是克扣工钱的小气龙妖怎么好意思说?!元曜在心中嘀咕,但是嘴里却道:“摩诘不必为小生担心,小生在此过得很好。”
王维见元曜不想离开,也就打消了带他走的念头,只言如今既然都客居长安,以后一定要常常往来。
元曜笑着答应了。
雨越下越大,王维不方便离开,就留在缥缈阁和元曜喝茶说话。白姬趁机向王维推荐各种宝物,王维对金玉珍宝不感兴趣,拉了元曜要去后院屋檐下听雨写诗。
白姬笑道:“既然要写诗,就用这一方桃核墨吧。”
白姬走到货架边,取下桃核墨,递给王维,道:“这一方桃核墨有仙灵之气,可以助诗兴。”
王维将桃核墨拿在手中看了看,又放在鼻端嗅了嗅,道:“仙灵之气未必有,但是清香是有的。”
在王维接过桃核墨时,元曜好像听见桃核墨中传来一声悠长的叹息。他心中一惊,再侧耳细听,却什么声音也没有了。
大概是幻觉吧。元曜心道。
“是一方好墨,多谢了。”王维对白姬道。
“不客气。”白姬笑了,眼神幽森。
王维和元曜来到后院,坐在屋檐下听雨,地上散放着笔、墨、纸、砚。
离奴端来了茶和点心,两盏阳羡茶中冒着氤氲的水烟,旁边放着一碟玉露团,一碟贵妃红。
王维和元曜一边听雨,一边喝茶。
王维用瓷杯取了几滴雨水,倾入砚台中,研开了桃核墨。墨色黑如鸦羽,隐隐透出一股奇异的清芬。
元曜翕动鼻翼,嗅着墨香。虽然已是秋天,他却仿佛看到了桃花在虚空中缓缓绽放。
元曜以为这只是他的幻觉,但王维似乎也看见了,道:“啊,好像周围有桃花盛放。”
元曜笑道:“说不定,我们现在正置身在开满桃花的桃源乡。”
王维抚掌,道:“昔日五柳先生写《桃花源记》,我心中甚是向往。五柳先生高洁物外,恬淡随性,人生如果能够得到如他一般的知己,也不枉活一世了。轩之,就以‘桃源乡’为题,我们来写诗。”
元曜道:“好。”
王维沉吟片刻,提笔拟了一句:“渔舟逐水爱山春,两岸桃花夹古津。”
白纸浸着桃核墨,字迹熠熠发光。
王维怔怔地望着自己写的字,陷入了冥想。
元曜望着从屋檐下滴落的雨,想起了陶渊明笔下的桃源乡,心中甚是向往,但想起白姬说桃源乡并不存在,心中又有些悲伤。
元曜思索片刻,提笔写道:“空谷无人花自芳,水清云淡碧天长。不闻武陵山外事,乱世风烟自采桑。”
元曜写完,放下笔,向王维望去。王维还在苦思冥想,他的神色有些异样,仿佛陷入了某种魇症中。
“桃源乡……轩之,我要去寻找桃源乡……”
“欸?!”元曜吃惊。
王维放下笔,兴奋地道:“我要去寻找桃源乡。从刚才起,这个念头就萦绕在我的脑中了。”
元曜道:“世人都有追寻桃源之心,可是能去哪儿寻找呢?”
王维抬眸望向秋雨,又陷入了沉思。
元曜拿过王维写诗的纸,低声念道:“渔舟逐水爱山春,两岸桃花夹古津。”
王维道:“还没写完。现在没有灵感,无以为继,待我回去之后把它写完。”
“虽然没有写完,但这一句很美,小生仿佛看见了桃源乡。”元曜笑道。
“桃源乡啊……”王维又陷入了沉思。
秋雨停时,王维告辞离开,他想带走桃核墨,对白姬道:“这一方桃核墨我想买下,多少银子?”
元曜以为白姬会狮子大开口,漫天要价,没想到白姬却只是笑道:“王公子既然是轩之的表兄,我就不收银子了。这方桃核墨送给你,它与你有缘,你且珍惜。”
王维笑道:“如此,多谢了。我在郊外有一处别院,风景秀美,过些时日就是重阳了,白姬姑娘和轩之可以一起来我的庄院赏秋,饮菊花酒,吃重阳糕。”
白姬笑着答应了。
元曜送王维到巷口,两人才分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