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第十五幕戏(第4/7页)
昭家是演艺世家,宋家却是书香门第,一家子教授大拿,国之重器。
两家人关系好到每周都会一同包饺子,吃饭品茶。
于是竞争就这样产生——
“昭夕,你看看人家迢迢,这次考试又拿了第一名。”
“听说迢迢过几天要去参加市里的演讲比赛,真厉害。”
“迢迢这字儿写得可真好,不像我们昭夕,一手字跟狗爬似的。”
而宋迢迢那边情况也相当不乐观——
“也别整天埋头看书,学学人家昭夕,小姑娘还是要活泼可爱点。”
“出去走走吧,啊?我看昭夕和院里的孩子一块儿跳绳呢。”
“迢迢,你别这么不合群,要融入集体。”
为此,两个小姑娘看对方都相当不顺眼。
宋迢迢大家抬头不见低头见,你长那么好看,成天众星拱月瞎嘚瑟,了不起啊!
昭夕从小就不合群,别人当小孩,你当逼王装深沉爱学习,了不起啊!
韬光养晦后,宋迢迢在初中时开始崭露头角。
初一那年,她在全市联考中取得了第一名。
初二那年,她代表学校参加国际奥林匹克竞赛,勇夺桂冠。
初三那年,她被清华大学提前录取。
从前怎么看都是昭夕完胜,没想到后来被学神碾压,完爆。
初中以前,昭夕给宋迢迢带去过多少压力,初中之后,宋迢迢就还了她多少打击。
后来宋迢迢上了清华,还成了远近闻名的才女。
最可怕的是,她成了昭夕父母口中当之无愧的“别人家的孩子”。
昭夕妈的好像真挺了不起。
总而言之,两人从小针锋相对,如今都二十七了,依然看不惯彼此。
具体有多看不惯呢?
只差一言不合就打一架了。
祸不单行,在得知今晚要回家和宋迢迢掐架后,昭夕很快迎来第二个坏消息。
还没出机场,孟随的助理就打来电话。他奉命来接昭夕回家,结果路上和人追尾了,来不了。
机场打车多有不便,更何况没有提前预约,这个点的首都机场可不好打车。
昭夕站在到达大厅外,无语地挂了电话,一回头就看见程又年。
他和同事们已经分开了,如今身边只剩下罗正泽。
小嘉和他们打招呼,问他们怎么回去。
罗正泽答“单位派了车来接,我俩住一块儿。”
昭夕心下一动,“你们去哪儿?载我一程行吗?”
老宅在北京的中心地带,去哪似乎都能经过,都不算绕。
罗正泽还没开口,就听程又年道“不顺路。”
昭夕“……?”
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你都还没问我去哪儿,怎么就知道不顺路了?”
程又年从善如流地问“你去哪里?”
“地安门。”
“哦。”他的表情一成不变,“那不顺路。”
“……”
罗正泽疑惑地反问“不顺路吗?这不挺顺的?”
昭夕脸都黑了。
区区一辆公务车,要不是孟随小助理追了尾,谁稀罕坐啊?
她是有骨气的人。
有骨气的人绝对不坐不情不愿的顺风车。
昭夕的脸一直黑到那辆锃亮锃亮的黑色面包车停在面前,程又年默不作声打开车门,回身看着她。
她不为所动。
他终于掀掀尊贵的嘴皮子“不上车吗?”
昭夕瞪他一眼,“上,为什么不上?”
商务车底座略高,她穿着针织一步裙,上车时多有不便,又要顾及裙子,又要大踏步。
冷不丁背后伸来一只手,不动声色地扶住她。
小臂被人稳稳一抬,顺利上车。
她微微一顿,回头看他。
嘁,面瘫脸。
还是那副死样子。
小嘉也快乐地上了车,没心没肺地说“没想到还能搭个顺风车回家,谢谢司机师傅,谢谢二位好心的民工大哥!”
司机噗的笑出了声,对副驾驶的程又年说“小程,你朋友可真幽默。”
小嘉一懵,看看昭夕我没开玩笑啊。
她明明是真心诚意的感激。
车行一路,夜色如水。
从机场往市中心,周遭景致由郊区的树影幢幢逐渐更替为繁华的人间烟火。
司机师傅不时从后视镜里瞄一眼昭夕,最后终于没忍住发问“姑娘,你大晚上的戴墨镜,是眼睛不舒服吗?”
昭夕一顿,正想该怎么回答时,就听副驾驶的人说“老罗,你让我帮忙带的特产,都在行李箱里。走的时候别忘了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