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二十八(第3/5页)

若见徐琳琅如此通晓诗书,谢氏免不了要想出更多的招对付她。

徐琳琅倒不是害怕谢氏,只是这段时间酒楼正在筹备,徐琳琅的事情较多,懒的和谢氏你一招她一式。

所以,眼下要背的,既要能过了徐达这一关,又不能让谢氏生了警惕。

徐琳琅想了想,道:“我便背两首我娘亲最喜欢的诗吧,在濠州州的时候,我娘亲总是在纸上写这两首诗,日子久了,我便也背下来了。”

谢氏的眼底闪过一抹嘲讽,这丫头肚子里没什么墨水,只能拿最为熟悉的来诗应场面了,不过,这张氏不过是后来认得了几个字,她喜欢的诗会是什么,谢氏心里生出了几分好奇。

徐达点了点头:“背吧。”

徐琳琅挺正了腰板,徐徐背诵:

“妾发初覆额,折梅门前剧。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徐达的眸光深了下来,目光看向徐琳琅,也投向了那段久远的时光。

张氏与徐达,本是青梅竹马,二人幼时便是玩伴。

怪不得,怪不得张氏会喜欢这首李白的《长干行》

“同居长干里,两小嫌无猜。十四为君妇,羞言未尝开。”

张氏就是在十四岁的那年,嫁给了徐达,那个时候徐达贫苦,家里不过一间茅草屋,只挂了两条红绸,便把李夫人娶进了家门。

“低头唤暗壁,千唤不一回,十五始展眉,愿同尘与灰。”

“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十六君远行,瞿塘滟滪堆。”

婚后没多久,徐达就参军远行,与张氏这一分别,就是三年。

“五月不可触,猿声天上哀,门前迟行迹,一一生苔绿。”

“苔深不能扫,落叶秋风早,八月蝴蝶来,双飞西草原。”

“感此伤妾心,坐愁红颜老。”

感此伤妾心,坐愁红颜老,张氏一个人在家里,操持田亩,侍奉公婆,日日见不着夫君,心里定然有许多苦吧。

“早晚下三巴,预将书抱家。相迎不道远,直至长风沙。”

如果你要回家,一定要先稍书信给我,这样我便能提早去迎接你了。

她最终迎来了她的夫君,不过夫君已经又娶了她人。

本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明媒正娶的她,只能做了妾。

这样负心的男子,便是她等来的夫君。

徐达已然深深的陷入了回忆里,丝丝缕缕的痛在徐达心里蔓延开来。

徐琳琅缓缓吟诵读,语声悲恸:

“忆妾深闺里,烟尘不曾识,嫁与长干人,沙头候风色。”

“五月南风兴,思君下巴陵。八月西风起,想君发扬子。”

“去来悲如何,见少离别多。湘潭几日到,妾梦越风波。”

“昨夜狂风度,吹折江头树。淼淼暗无边,行人在何处,”

“好乘浮云骢,佳期兰渚东,鸳鸯绿蒲上,翡翠锦屏中。”

“自怜十五余,颜色桃花红,那作商人妇,愁水复愁风。”

徐琳琅背完了李白的《长干行》两首,徐达一向刚毅的脸上,竟然满是颓然。

徐达缓缓的站起了身,似是用光了全身的气力。

“你想去棠梨书院读书,便去吧。”徐达的声音里满是沧桑无力。

棠梨书院是嫡长女们读书的地方,琳琅她,是嫡长女啊。

谢氏诧异,不过是背首诗罢了,将军为何就成了这般样子,并且之间就定了主意,让这丫头去棠梨书院念书。

“公爷,公爷……”谢氏还想说什么。

“你们都回去罢,让我一个人静静。”徐达摆了摆手,再不看二人,回了里屋。

丽景苑内。

谢氏沉着一张脸:“好好的云鼎书院不去,还妄想着去棠梨书院,棠梨书院是什么地方,她也配。”

说罢,将手中的茶杯重重放在桌上。

“夫人不必动怒,她去云鼎书院又去云鼎书院的好处,去棠梨书院又有去棠梨书院的好处。”以荷在一旁劝道。“去了棠梨书院,她跟不上课程,考个末名,不是更丢人吗,再者,她若是不去云鼎书院,锦芙小姐便也不用去云鼎书院了。”

“我就是不想那乡下丫头去棠梨书院,她去了棠梨书院,便是魏国公府承认了她嫡长女的身份,我是心疼我的锦芙,明明是金尊玉贵的长女,却因为这么个贱骨头,成了次女。”想到徐锦芙,谢氏心里愈发不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