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怀念小龙女(第10/34页)
那一年,在那座名叫龙城的北方工业城市里,有不少十几岁的少男少女都听说过海凝的名字。那自然不是什么好名声。十四五岁时候的海凝是个被专家们称为问题少女的孩子。其实无非是香港黑帮电影看多了并且比一般小孩子勇于模仿而已,并没有胆量做出什么真正伤天害理的事情。她逃课,跟着大孩子们去城边的高速公路上飙摩托车,她用一种不甚老练的姿势夹着香烟面带微笑地看着荷尔蒙旺盛的男生们互相往对方头上拍板砖。其实那个时候她只是把烟含在嘴里再吐出来,因为如果真正吸进肺里的话会呛得她不住地咳嗽,其实那个时候她身上的文身都是文身贴纸因为她怕痛,当然这些都是当年的一级机密。她总是努力地在那些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孩子们面前维持着一种不苟言笑冷若冰霜的早熟模样。所谓的叛逆,说穿了,不过是因为抱着一种百分之百的审美的眼光看待生活,而不愿意考虑道德,规范,以及一些不得不承担的责任。
如果时光可以在那个时候停顿,我觉得,海凝犯的错,仅在于此。她还太年轻,她认为她是在坚持自己对世界的理解却缺乏对世界起码的尊重。时光跟成长最终会纠正她。她本来可以在她长大以后把这段问题少女的经历当成个笑话那样讲给路陶和彭端他们听,而不是像现在这样羞于启齿绝口不提。但不幸的是,她遭遇了爱情。爱情绝对不能成为任何做坏事的借口,但是有时候,的确是真真切切的理由。
十五岁的小姑娘偷偷爱上了一个邻校的男生。虽然她并不认识他。她偷偷地从自己的学校里溜出来,别人都以为她是跟着她的那些不长进的同类们去台球厅或者去看A片,但是其实她是去了街对面的那所学校,熟练地翻过后门的围墙。坐在很高很高的铁栏杆上面看着男孩子他们班上体育课。其实我现在已经不大记得那个男生的样子了,我只记得他们学校的那道又衰老又慈祥的围墙,还有那段铁栏杆在冬日的晨光中散发出的微微的腥气。
这道围墙和这段铁栏杆又沉静,又寒冷。不动声色地见证过这个名叫海凝的女孩子的很多事情。她的羞涩,她的初恋,她的痴迷,她的稚嫩,她的残忍,她的暴戾,她的恐惧,她所有所有的邪念。
她们几个人把那个女孩子带到这道铁栏杆下面。她们都是海凝的同党。受了海凝的指使,吃过了海凝请的火锅。她们揪着这个女孩的头发,逼这个女孩子抬起头,看着栏杆上面的海凝。这个眉清目秀的女孩子一脸的惶恐,她想不起来自己到底是在什么时候以及什么情况下得罪过海凝,因为她们根本素不相识。
“给我打。”那个声音清脆悦耳,就连我自己都不相信这真的是我的声音。
我请来帮忙的这些女孩子们都还是满专业的。她们两个人按着这个女孩儿,一个人使劲揪着她的头发把她的脖子往后边扯,然后把她的头往铁栏杆上撞。最后一个轻车熟路顺理成章地在她脸上左右开弓地扇耳光。十五岁的海凝端坐在冰冷的栏杆上,听着栏杆因为撞击发出的嗡嗡的震颤,看着这场大戏,看着那个女孩子屈辱的眼泪跟血一起一滴滴地流下来,像过节一样快乐。
海凝轻盈地跳了下来。那种施暴带来的妙不可言的优越感让她身轻如燕。那个时候她其实一点都没有低估自己的杀伤力。她走到那个可怜的女孩子跟前,拿出来自己的打火机,摁亮了,轻轻地在女孩子面前晃动着。轻如耳语地问:“想不想知道为什么打你?因为你太骚了,让人很不爽。特别不爽。我倒想看看如果我把你的头发烧掉一半,你还怎么骚下去。”然后就趁着她在恐惧地听我说话,精神上毫无防备的时候对准她的肚子狠狠地踹了过去。一下、两下、三下,有节奏的,不知不觉间就有了平仄,还押上了韵。我似乎忘记了自己在干什么,似乎只是单纯地为了追求那种沉闷的鼓点一般的节奏才这样连续不断地踹下去。然后,那个女孩子的眼神突然凝固了。与此同时,我们每个人都听见一声轻微的“咔嚓”的声音。就像是某个人不小心踩碎了一块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