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曾经有人爱你如生命(第5/8页)

写好了离婚协议,男人最后问女人:“你还有什么要求?”

女人愣了愣,最后说:“我们再去那个小城吃一次鸡汤馄饨吧。”男人犹豫了下,答应了。

开车到小城的时候,正是中午。男人要带女人去小城最豪华的饭店吃饭,女人说不,她要去找当年他们吃馄饨的那家小店。

20年过去了,小城早已不是他们记忆中的样子,到哪里去找那家小店?俩人只好先在小城住下。

第一天,女人带着男人,从一条小巷出来,再进入另一条小巷。女人心急,过马路的时候差点被冲过来的汽车撞倒,是男人猛地一拽,把女人结结实实拉进自己的怀里,低头去看,才发现女人满脸是泪。男人猛然发觉,自己已经很久没有抱过妻子了,他的心忽然一软,别的女人到这个年龄,都会发胖,而怀里的女人,单薄而瘦弱。他想起这些年里女人起早贪黑,甚至没有睡过一个安稳觉,男人的心第一次感到了歉疚和不安。

第二天,他们仍然没有找到那家馄饨店,中午两个人在一家饭店里吃饭,女人点了竹笋炒肉,很自然地把菜里的肉都夹到男人的碗里。他们结婚后,家里条件一直不好,每次吃饭,女人总是以不吃油腻的东西为借口,把肉夹到男人的碗里。这么多年,生活好了,她仍然没改掉这个习惯。男人的心,有些酸。

那天晚上回去,半夜的时候突然下了暴雨,闪电像锐利的剑,从天上横劈下来,雷声震得整个房子几乎都颤抖起来。女人惊恐地从自己的床上跳下来,一头扑进男人的怀里。男人紧紧搂着女人,不停地拍着女人的背说:“有我在呢。”

第三天,男人请女人在小城最有名的饭店里吃了鸡汤馄饨。谁也没有提起1985年的那两碗馄饨,但是那馄饨的滋味,都在各自的心底泛起了温柔的浪花。回去后,两个人仍然争争吵吵地过日子,但是离婚的话,谁都没有再提起。

秘密是一朵永远不会绽放的花

◎安宁

那一年,她在北京读书,靠贷款,艰难又顽强地,支撑着自己的学业。

她所在的班里,总共十二个人,清一色地,全是女孩。她喜欢这群热情乐天的女孩,她亦喜欢安静地坐在她们旁边,听她们得意地挑着眉,胡吹神侃。她从没有因为自己经济困窘,而自动地与她们这一群生活优越的女子,划清界限。而她们,也从没有因为她衣着素朴,而不屑与她聊起新款的阿迪耐克。许多人在校园里,看见这样一群携手招摇过市的女子,常常会惊叹:竟然还有如此心心相印的一群,简直像枝头的一簇花儿一样呢。连她们的导师,也称赞,说,带过的每一届学生,都因为大家忙于挣钱忙于恋爱,而让一个集体,如一盘散沙;唯独这一届,虽然全是任性爱臭美的小女子,偏偏站在一起,像一株白玉兰,大朵大朵的花绽放开来,便是一个粲然的春天。

但她还是在那一年的秋天里,偶尔感到了一丝想要逃避的凉意。她们怀揣着一股子诚挚的浪漫,决定在这三年里,将十二个人所处的城市,不仅逛遍吃遍,而且每到一个城市,要由“东道主”负责一切的旅游费用。这个决定一出,她便有些默然。但她并不想扫大家的兴,只是悄无声息地退到一边去,等着她们商量出最终的行程路线。

最后,她们决定抽签来确定三年的旅游线路。她依然记得那一个秋日的清晨,她与她们,坐在银杏飘香的窗前,等着班长,将十二张写有数字的纸条,团成一个个小小的球。她的脸上,除了微微的紧张,还有一丝丝的哀伤。她希望自己能够抽到最后一个,这样,她就可以用三年打工攒下的钱,请这样好的姐妹,逛一次自己的小城,尽管那个小城里没有高楼大厦,也没有长长的购物街,但那里有青山绿水,她可以带她们在小溪旁的绿地上,宿营,点起篝火,唱歌,或者笑成一团。但是,她更愿意做的,是一个旁观者,她并不抱怨命运,给她这窘迫又难堪的三年,她不想让人看到自己的伤口,但她会微笑着,为她们充满迷人芳香的旅程,点起祝福的火把,将她们过往的每一个小站,一一照亮。

班长将十二张纸条,郑重地放在桌子中间的时候,很酷地一伸手,指指坐在身旁的她,笑道,今天我这班长,为自己谋点私利,谁有幸挨在我右边,谁就先抽。她羞涩地低下头去,为自己的这一特权,微微红了脸。其余人则“嗷”一声取笑班长的自以为是,但笑过之后,则嚷嚷开:小妹,这次就给班长一个面子,你先抽吧。她看一眼眉飞色舞的班长,笑一声,便将手伸向桌子,又略一停顿,便拿起其中的一个。她刚一拿起,其余十一只手,便飞速地将纸团,全部捏起。她还没有打开,周围的人便高声嚷开了自己的顺序。班长则在一旁,飞快走笔。她是最后一个,将自己的号码,告诉班长的。事实上,不用告诉,班长也从记录里,毅然地断定,她定是最后的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