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山长水远 做别人情感的倾听者与思考者(第2/3页)
回到根本,“你丈夫是否尽了丈夫的责任、父亲的责任?你是否尽了妻子、母亲、儿媳的责任?离婚的理由是否充分合理?双方是否没有爱了?自己是否明白需要什么?你是否受工作和人际关系的变化影响?假如不离婚,双方是否要改变什么?双方如何解决两地分居问题?痛苦是因为冲动,因为不成熟,因为长期压抑,还是因为的确已经漠然?你觉得别人对你不好,这是否完全属实?你要问自己几个问题:‘你是什么?你有什么?你做了什么?你需要什么?你需要改变什么?’”其实每个人都必须为自己的选择负责。一个人当初选择了结婚,要为婚姻负责;现在选择离婚,也要为此负责,并且反思婚姻,反思自己。
她的享乐主义除了因为年轻,更重要的是因为她从小就没有被宠爱的感觉。所以无论在老家还是婆家,她都觉得不幸福不开心,结婚了也如此感觉。除了自己快乐,谁还能够给她快乐,她只相信自己亦同此理。这就是其心理根源。她只有在工作的城市,因为自我实现才找到了一点安全感。但是她内心总是对外在的世界和别人充满了戒备心。
我问是否对我也有戒备,她说有,这也是初次见面的人之常情。也许是我的倾听态度,也许是她从我的眼睛里看不出恶意,她的腰板并没有挺得很直,也就是说戒备心不是太强。
再回到根本,也许她从小独立惯了,她的内心里希望自己的丈夫能够是一个独立的、有能力、有责任心的人,能够给自己以精神的配合或引领,但是她的丈夫是个依赖型的人。其家里有钱,父母强势,从小生长环境如此,没有办法。不过,按照普通的标准,一个男人能够有自己的工作,能够顾家就是好男人了;如果都没有,那就不好。即使他都有,但是婚恋的问题不是自己好就是好,而是需要被对方看好才是好。我忽然想到杨澜的一句话:“好男人不是遇上的,而是爱出来的。”你不能老是抱怨,而要理解,爱不是改造,爱是宽容。
不过她也很清醒,说她丈夫没有什么能力,又不思进取,不够勤奋,就想回家靠父母,等着分两百万的家产。她说这样的素质会守不住家产,现在这个社会两百万不算很有钱,难道等到40多岁了才出来打工,何况两个人的确没有什么感情。她很独立,说的也有道理。现在这个社会,就工薪阶层而言,高收入高职称的人也不算少,有很多人自己十多年就能赚到这个数目,夫妻俩都是这样收入的话,不到十年就会赚到这笔钱,更何况工作是几十年的呢,更何况有些人年薪几十万呢。就像巴金在《憩园》里面说的:“我现在才明白,不留德行,(只)留财产给子孙,是靠不住的。”再大的家族,子孙无能,始终会坐吃山空,重要的是精神、道德、能力,而非物质金钱的陶醉。
还回到根源,我觉得人的心就像水一样,要看我们把它放在何处,放在狭窄的地方就郁结,放在广阔的地方就宽广。你把它放在茶壶里,你就只有茶壶一样的胸襟;你把它放在小溪里,你就只有小溪的胸襟;你将它放在湖泊里,你就具有湖泊一样的胸襟;你将它放在江河里,你就具有江河一样的胸襟;当然,你也可以将它放在大海里,那么你的胸襟就好像大海一样广阔。
其实放在茶壶里,并不是说心胸狭隘,而是说我们受的压迫更大,四处碰壁,出口更小;即使在小溪里,我们也就能够看见蓝天白云阳光。她现在不开心,就是把心放在茶壶里,把心里的石头也放在茶壶里,怎么能不碰壁?怎么能不郁闷?她说的确也是,她的心里已经放不下其他东西了,心里的石头又不可能一下子拿出来。我说这不一定,你要一颗颗拿出来,或者你把茶壶打碎,心就打开了。把心打开,就要反思。反思婚姻,反思自我。
另外,一个女人如果没有一个安稳的家庭,无论自己做得怎么好,都会缺乏归宿感,这是很多女明星如杨澜等的心得体会。她身体不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心理。这样的身体更需要一个安稳的家,一个爱自己的人,一颗安静的心。
说到底,爱是一种修为,需要思考,需要经营,需要大度,需要领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