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新形势下,如何对待民意(第6/7页)
http://bOOK.mIhua.nEt
周末,居思源先是在江平参加了一个饭局,对口接待省政府办公厅的一个调研组。饭后,回省城。刚到家,就接到老领导王则的电话,问他在不在省城,如果在,明天中午他同安心同志一道,还有其他几位报社的同仁,大家一块儿聚聚。
居思源想都没想就答应了。
王则是原来省报的老总。当年,居思源从复旦中文系毕业,按照当时的分配方向,他应该到学校教书。而教书,他并不愿意,他最乐意的是当个记者。考大学时,为填志愿,父亲差点揍了他。父亲让他报考军事学院,而他执意要上复旦新闻系。父亲最后拗不过他,任由他去,却不想是到了复旦,却录取在中文系。分配时,父亲拒绝给他说话,他只好硬着头皮找也是父亲老部下的当时省报老总王则。王则一见他就问:“同居老头弄僵了吧?”
他只好答说:“是的。”
“想到报社?做记者。”
“是的。”
“回去写篇稿子来,什么内容我不管。只要是新闻稿就行。明天送给我。”
居思源连谢谢都没来得及说,掉头就走,回家想了大半夜,写了篇《春到省城》的通讯,两千多字,用了三个小标题,写了两个人物和一段风景。第二天拿给王则一看,王则笑了,问:“是散文吧?”
居思源一下子羞红了脸,好在王则马上道:“散文的笔法写通讯,写得不好,则是豆腐渣;写得好,则精彩纷呈。你这篇虽然有些虚构,但整体不错。以后要注意新闻的真实性。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这样吧,到省报来。不过,要是居老生气了,你得自己解释。”
“谢谢王总。”居思源没想到这就算通过了。
后来在报社十年,居思源没少得到王则的关心。当然,有时也会受到严厉的批评。他改行时,王则是最支持的,亲自为他到省委宣传部说话,一过去就弄了个级别。另外一位王则提到的老领导查安心,是原来的省委宣传部的副部长。这人是老革命,理论水平也高。居思源跟他后面,着实学到了不少。查安心临退下来时,提议居思源当了处长。这两位老领导能让居思源如此上心,关心他是一个方面,两位的人格魅力是更重要的方面。他们之间,既是忘年交,更是君子之交。居思源记得起来的,就是每年春节请两位老领导在一块儿聚一次,下半年如果有空再聚一次,其余时间,他们都是打打电话,或者到办公室坐坐,喝杯茶,聊一些时事。二老都不抽烟,少量饮酒,与居思源一样,喜欢茶。因此,居思源每有好茶,总记着让人送一点过去。他们之间的物质来往,这就是最大限度了。王则老还送过他一方镇纸,一边白色,一边黑色,上面无字,但是其意自明,乃是指人生就得如黑白一般,要分明,要清亮,要立得住。这镇纸,居思源是一直带着的,这次到江平也带过来了,就放在房间的书桌上。每每一看,心里总有诸多感慨。这纷纭复杂的人世和官场,要做到黑白分明多难啊,一个清亮的人,如同浊世之缸中的荷了。
周六中午,居思源找了个安静的不大不小的饭店,提前十一点就和池静带着淼淼一道过去了。他特地带了瓶茅台,这是上一次一个大学同学到江南来时带过来的,那同学在贵州,说这是正宗的茅台。正宗的茅台可是太少了,市场上三分之二的茅台都是边缘产品。三个人喝一瓶茅台,应该正好。
刚坐下,居思源又接到电话,是李远打来的,问居市长在不在江平。居思源说不在,在省城。李远说开发区那边有部分群众因为征地问题同开发区的干部们闹起来了,伤了个人。
“伤了人?”居思源一下紧张起来,问道,“现在呢?人怎么样?”
“我们正在组织要送医院,120也来了,但老百姓围着不让抬走。估计问题不大。不过现场的群众不少,我已经跟文远书记汇报了。他到现场去了下,刚回来。也向渭达书记汇报过了。”
“有多少人?公安去没去?”
“千把人。公安到了,但是进不去。他们围住了开发区的办公楼。”
“这……一、千万不要发生正面冲突,特别是公安不要强行介入。二、立即通知开发区,组织人员和你一道,与群众代表进行沟通。三、想法对受伤人员救治。四、在新闻媒体上发布通告,在进入开发区的主要路口设置人员,在现场向逐渐聚集的人员解释事件真相,并且进行疏散。五、密切注意网络等新兴媒体的舆论动向。同时,请转告渭达书记,我稍后就赶回市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