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第8/12页)

廖志国点头道:“我也是此意。这件事搞大了,涉案的人固然跑不掉,我这个市委书记也要受到影响,至少需要承担一定的领导责任嘛。这样吧,你巨前先从专案组退出来,在市里公开露露面,适当时候可以接触一下于树奎,看看他们那边的反应。”

黄一平心一听,心里乐得不行。汪若虹电话里告诉他,于树奎昨晚在他家坐到十二点才离开,说明那只受到震动的虎,真的已经坐不住了!

接到黄一平的电话,于树奎以最快速度赶到市区。

对于这次同于树奎接触如何交谈,黄一平曾经请示过廖志国,后者意见很明确:“先听后说,多听少说,如果对方态度诚恳,可以透露一些真实案情。在此前提下,他提出的任何要求,你都可以先应承下来,但最终必须由他当面同我谈。如果他没有悔改之意,那你就什么也别说,回来我就狠狠收拾他们!”

得到廖志国给的这个底码,黄一平心里有数了。

交谈的地点与方式,让黄一平颇费了一番思考。本来,于树奎提出在市区找个宾馆之类的地方,可黄一平觉得,在尚未摸清于树奎真实态度之前,不宜选择这种人多眼杂的地方。尤其是最近一段时间,关于海北出租车自燃事件引发的各种猜测与议论,已经闹得满城风雨。海北交通局两位局长的失踪,黄一平本人的神秘隐身,也都难免有所泄漏,引发了阳城官场与民间的不同解读。这个时候,如果黄一平与于树奎双双出现在公共场所,一定又会引起新的舆论高潮。后来,黄一平曾经考虑放在自己家里,可是好像也不太合适。一来,估计于树奎一个小时后到达市区,已经是夜里十点多,汪若虹与小萌无处回避,家里电话骚扰也多。二来,两人皆是当下阳城的新闻人物,半夜三更上下楼、进出小区也难免被熟人发觉,还是容易成为热点话题。最终,黄一平建议,就在行进的汽车里完成这次历史性交谈。

于树奎独自驾驶奥迪,停在黄一平约定的滨江公园南门附近,然后悄悄上了黄一平驾驶的那辆军牌凌志车。

“你于书记的车,牌号显眼,熟悉的人多,让人撞见了以为约会小蜜哩。”黄一平对于树奎如是解释。前些年,阳城曾经发生过两起桃色事件,皆是处级官员开着汽车约会情人,双双死在车里,其中一对因为空调开的时间长窒息而亡,一对则被劫财劫色谋杀。

事实上,黄一平不上于树奎的车,还有另外一个顾虑——防止于树奎车上装了窃听设备。

上了车,黄一平悄悄拧开一只开关,表面看似在调小音响音量,实际上却在听喇叭里有无杂音。这辆军车有个特殊装置,可以监控到周围数百米范围内,是否有窃听、监控之类的设施。黄一平在没有弄清于树奎态度之前,还是担心后者身上携带了电子摄录设备。多年官场风雨,使他明白一个道理:政治、权力斗争,如同刀枪相向的战争,拼的是不流血的你死我活,任何微小疏忽大意,都可能酿成不可挽回的损失。而且,越是在胜利临近之际,越是需要百倍警惕。

车里就他们两个人,黄一平将车速控制在五十码上下,挑了人迹稀少的滨江大道,缓缓而行。

“对不起啊于大书记,听说你这几天一直在找我,可我也是身不由己哪!”黄一平出于礼貌,先打招呼。

“是找你好几天了。你爱人小汪都告诉你了吧?唉!”于树奎回答。显然,他还没有准备好,怎样进行这场注定会很艰难的交谈。

深夜的滨江大道上,罕有车辆行人。倒是旁边的浩瀚长江里,轮船的汽笛此起彼伏,星星点点的船灯闪烁不定。

车子在沉默中行进了一段路程,黄一平干脆找个僻静之处,踩了刹车熄了火,说:“还是停下来吧,免得不小心开进了长江,我这小秘书倒无所谓,车上毕竟还有你这位前途无量的大书记哪!”

“哈哈哈哈!哈哈……”于树奎一阵大笑,起初似是为笑而笑,到后来竟然控制不住,笑得差点岔了气,眼泪也出来了。

黄一平知道,于树奎这些天太压抑了,需要通过这种笑来发泄,否则很可能会憋出毛病。回想五年多前,自己被贬到市委党校后勤处,也曾经有过一段这样的心境,时常会在家里或野外无人处狂笑不止,笑过之后则会感到极度的轻松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