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第11/13页)

由是,黄一平对廖志国的感激,不仅完全发自内心,而且确乎具有更强的可持续性。

当然,黄一平也明白,自己这次提拔,除了廖市长的主导,洪大光书记的作用也不可埋没。没有后者的首肯,自己绝对不可能获此幸运。此恩,同样需要铭记与报答。

担任了副主任的黄一平,随着职务晋升,开始站在更高平台思考问题。这一思考,便发现了一个几乎致命的重大疏漏。

某天夜里,黄一平突然找到阳城大酒店老总,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从保安部取走了洪大光摔倒当月的客房电子监控录像。回家后,他一个人在家悄悄回放了录像,证实事发前后,酒店里那个传说与洪书记有染的女经理,确实出入过洪大光房间。而且,洪大光从房间受伤出来时,乃由女经理与秘书搀扶下楼。

黄一平精心存放了那段录像,并于数日后通知酒店老总:“录像不慎丢失,抱歉。”复又叮嘱:“此一小事,不必与其他人提起。”

酒店老总始终不明白,市长秘书黄一平缘何对酒店里的监控录像感兴趣,神秘兮兮取过去,现在又弄丢了,回应说:“不就一段录像嘛,丢了就丢了,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东西。”

黄一平此举,既为报答洪书记、廖市长,也是自保。

48

“当了办公室副主任,总该去看看你的老首长吧?”廖志国对黄一平说这话时,是在市府办副主任的任命书下来不久。

黄一平愣住了,心想,廖市长怎么忽然想起让自己看望冯开岭?

“好啦,你心里怎么想的我知道。其实,当初那些事也不能怪冯市长,不是万不得已,他也不会让你出来担当。再说,他也没有想到自己会很快离开阳城嘛。何况,他到了阳江这一年,对你也很关心,每次开会碰到我,都会主动问起你的情况。人嘛,还得一切向前看。唔?”廖志国语气、态度都很诚恳,也很认真。

黄一平点头应允道:“好,我听廖市长的。”

廖志国交代黄一平,最近两天就专程跑一趟阳江,准备一些阳城土特产,顺便帮他问候一下冯市长。同时,廖志国还拿出两瓶英格兰威士忌,据说已经有将近百年历史了,每瓶价值上万元,是徐晓凡专门从北京搞来的。

冯开岭没有太多嗜好,洋酒倒是个例外,特别是高品质的威士忌。廖志国这次送出这两瓶酒,足见其心意之诚。

其实,黄一平也明白,廖志国此时让他前往阳江看望冯开岭,并非一时心血来潮,而是刻意示好之举,其意味颇为深长。

前边说过,廖志国与冯开岭二位,分别在对方地盘上异地任职,所谓君在江之阴,吾在江之阳,同饮一江水,日夜思君又防君,无有一日得安宁。这种隔着长江彼此放心不下的状态,对大家来说皆非轻松愉快的事情。何况,一年时间过去,两人在各自的市长宝座上已然稳定,又都面临着众多新的人事矛盾,身边越来越多需要提防之人,哪里还有精力与心思再隔江惦念。因此,随着时间推移,相互都有鸣金收兵、偃旗息鼓的意思。尤其廖志国这边,由于市委书记洪大光的突然“伤停”,自己一下跃居到权力巅峰,正是春风得意马蹄疾之时,不想再纠缠于阳江的那些旧事,更加希望与冯开岭握手言和。

事实上,最近相当长一段时期,冯开岭在阳江那边再无任何挑衅举动,对那个令廖志国忧心忡忡、耿耿于怀的“航母城”,不仅未再提及什么清理、改制、国有股退出等等,而且还让发改委主任接了大厦董事长职务。那个发改委主任,正是廖志国当年的贴身秘书,冯开岭安排此人主管“航母城”,也是意在表示和平共处。果然,新董事长上任之后,极力按照廖志国时代的过去方针办,很快妥善处理好其中一应事务,包括潜伏着很大危机的债务、股权等种种麻烦。眼下的“航母城”,重又作为阳江标志性建筑,屡屡出现在各类招商广告上,形象大使的地位得到进一步确认。

冯开岭此举,自然让廖志国、苏婧婧夫妇大松了一口气。

官场之事有如外交,非常讲究你来我往、投桃报李。廖志国在阳江的友好举动,也得到廖志国的相应回报与反应。于海东被纳入“鲲鹏馆”工程筹建班子,固然是一个重要标志,更为明显的回应,是廖志国忽然将关注的目光投向明达集团,而且示意黄一平不要再冷落邝明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