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第5/11页)

一帮年轻秘书聚会,斗酒自然是免不了。年轻人血气方刚、自制力偏差,一旦放开来喝酒、斗酒,难免有把持不住的时候。有些人酒喝到一定程度,便开始忘乎所以信口开河,发一点牢骚啦,说一些家长里短啦,虽然脑子里想着避开官场是非,不涉及敏感话题,可说着说着情绪上来了,又有周围气氛的烘托,慢慢就挨、碰、擦、刮到一些是是非非。比如有一次,市委办几个人聚会,副书记张大龙的秘书可能因为心情不好喝得高了些,忽然就趴在桌子上嚎啕大哭起来,大家知道他母亲刚刚去世,就纷纷上来劝说。谁知,不劝还好,这一劝就更加大哭不止,边哭还边数落道:“他妈的什么狗屁东西,我妈妈那边在医院病危了,这边还硬要老子到省城出差。说是出差,却又不是什么大事,只不过给那个在省城读书的小兔崽子送一只烧鸡。等我夜里回来赶到医院,我妈早就不在了。呜——”大家听了,都知道是怎么回事。张大龙的小儿子在省城读大学,张家经常派人给他送东西,这是公开的秘密。这类事情,如果不是当事人气愤难耐酒后吐了真言,绝对不会有人知情。逢到这样的场合,若是大家听之任之不加制止,往往就容易说出大问题,万一闲话传到当事人那里,说者固然小命不保,旁听的诸公也难逃干系。

不过,秘书们私下也有个约定,对这种聚会上的言谈,一概不外传,更不向主管领导透露。黄一平原本是个重承诺守规矩的人,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他都不在冯市长面前泄露秘书聚会场上的事。可是有一次,冯市长在车上似乎很无意发问:“听说昨晚丁市长身边的那个小吉喝多了,说了不少酒话,是吗?”黄一平一愣,当时感觉就像做了件不可告人的坏事被当场揭穿,结结巴巴想解释,冯市长很大度地摆手一笑说:“酒后醉言,权当一笑。”不过,黄一平还是把那晚聚会的情况,原原本本报告了冯市长。从此,每次聚会之后,黄一平总会在第一时间,把秘书聚会的过程,特别是那些涉及敏感人事的信息,完整准确地一一陈述。叙说时似是无意闲聊,有时甚至完全当做笑谈,内里却一点不敢马虎,生怕遗漏了重要内容。冯市长每次也听得极其认真,有时还会追问一些相关细节。再后来聚会,黄一平就有些心虚,不敢直面那些同事,好像他是个出卖了朋友的犹大,充当着不光彩的间谍角色。但是,他也难呐,在冯市长和秘书同人之间,他别无选择。他只希望那些嗜酒如命的家伙,好好把牢嘴巴关。当然,黄一平后来也慢慢知道,那些原本信誓旦旦的同事,竟然没几个是信守诺言的君子,有些秘书不仅在自己领导面前泄露天机,而且还频频在别的领导那儿邀功请赏,甚至不惜出卖同僚。

这天晚上在交通局食堂的聚会,黄一平心情好,安排到位,大家吃喝得也非常尽兴。由于上了小吉最喜欢的河豚与国宾茅台,他就喝得比较尽兴,河豚连吃三条,酒也一杯接一杯,连连对黄一平说:“黄兄够意思,安排得够档次。”后来,酒到欲醉没醉的微酣之际,小吉就悄悄把黄一平拉到外边,透露了副书记张大龙与副市长秦众可能联手的惊天秘密,而且描述得绘声绘色。黄一平听了先是惊讶,后是激动,马上吩咐宾馆大堂专门给小吉准备了两瓶茅台、两条软包中华香烟,算是回报。

黄一平确信,小吉之所以会说出这个秘密,原因应该出自多个方面。酒喝多了,情绪有点失控,嘴上缺了守门把关的,固然是一个因素。丁松市长授意,由小吉故意放风,卖冯开岭一个人情,同时让冯开岭因此与洪派阵营结下怨恨,也不是没有可能。另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可能,就是小吉以此作为筹码,获得未来市长冯开岭的信任,以备另投新主、另寻靠山。小吉跟随丁松市长这么多年,算是死心塌地一心一意,深得丁松的信任。为此,他破格当上市府办副处级助理调研员,提前解决了副处,平时在住房、人事、钱物等方面也捞了不少好处。可是,因为跟着丁市长太紧,平时行为又有些张扬,在洪书记那儿也就没落下什么好感,最近,市府这边几次提出让他担任市府办副主任,都被市委打了回票。现在,眼看丁市长船到码头车靠站,马上就到无职无权的政协上班,小吉要想谋到理想位置更是难上加难。近一阶段,他有意找机会和黄一平套近乎,今天又借着酒劲说出这样一番机密,应该不是即兴之举,而是精心刻意为之,意在设法朝冯开岭这边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