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退步原来是向前(第5/9页)
记忆中,在他被两个男人架着走出隧道后,曾来到一处陌生的地方。但见朱栏白石,绿树清溪,只是人迹希逢,飞尘不到。穿过石阶,不断往上攀登,直至精疲力竭时,进了一个大门,室内高大无比,空无一物,再一看,只见墙上悬挂着行草书法条幅,不仅那些书法极为罕见,且都盖有许多印章。贾士贞更觉希罕,一边欣赏书法,一边暗暗记下那些条幅的内容。过去他一直觉得自己的记忆力不错,可是突然怎么也记不清楚了。
虽然那种境况又重现眼前,更觉世间之事妙不可言,但那么多的东西能够记清楚的已经很少了。不过有几句内容,现在却渐渐浮现眼前:
“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心底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
贾士贞认真回忆着。那么多条幅,其他都记不起来了,只有这条。想了想,最后一幅上面有六个行草大字:“南无阿弥陀佛”。下面落款为工整的楷书:“布袋和尚”。
这些内容,贾士贞都似曾相见,却又一时不知道在什么地方见过,只觉得内容倒也有一定含意,或者说于生活都有一定现实意义。贾士贞再迈步向前,想看看其余都是些什么内容。突然间,雷声四起,闪电惊人,贾士贞吓得浑身冷汗,睁开眼一看,原来是一场梦。只是自己也觉得奇怪,怎么梦中居然将那件罕事重现眼前。
正在这时,玲玲端着饭来到他面前,见士贞满头是汗,吓得玲玲慌忙搂住丈夫,问他怎么了。
贾士贞搂了搂玲玲,只说他刚才睡了一小会儿,却做了一个奇怪的梦,玲玲问他梦中之事,贾士贞笑笑说:“何必去做痴人说梦的事呢!”
这时,贾士贞又想到条幅中的那一首诗:“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心底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
不知为何,贾士贞暗暗地捉摸起这首诗来,有点佛家的顿悟,充满了人生哲理。诗的本意应该是指农夫插秧的时候,一根接着一根往下插,想要达到插满田的目标,就必须要低头。虽然是低头,但是在不经意间,看见了水中天,看见了最完整最真实的天空。仿佛看见了自己的心,在水中的倒影,真实而完整。佛家有云:宇宙有多大多高?宇宙只不过五尺高而已!而我们这具昂昂六尺之躯,想生存于宇宙之间,那么只有低下头来。人不能总是昂首阔步,有时低头也是一种必要,好好地看看真实的自己,调整一下,再出发。“六根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六根清净,不受世俗的污染,保持最纯、最真的自我,不要事事都咄咄逼人,盲目前进。有时退步能让我们得到很多意外的收获,有时退后是另一种前进。就像稻田插秧一样,看似在后退,但却出现大片成功的秧田。
这些天来,贾士贞躺在医院里,除了那些昏迷不醒的日子里,这几天醒来之后,他没有介入工作,想的问题也不一样了。他觉得这场车祸像是对他人生的一个大的转折,或者说对自己的心灵进行了一次洗礼。尽管那些条幅都已经很模糊了,但每一首都对人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却是深深地教育了他。而让他不明白的是,那些是梦,还是幻?
正在此时,玲玲领着卫炳乾进病房了。一看到他们,贾士贞异常兴奋地坐了起来。卫炳乾摆着手,大步来到贾士贞面前,一把搂住贾士贞说:“贾部长,您别动,躺着!”
贾士贞极其兴奋地说:“炳乾啊,你终于来了,我真想你们啊……”
卫炳乾握着贾士贞的手说:“贾部长,我是经过常书记的批准,来看您的呀!”
“怎么样?炳乾,”贾士贞恢复了精神状态,“这病房可不是人呆的地方,把人给憋死了!”
“贾部长,部里的同志都惦念着您啊!可是不经市委领导批准,又不能来看您。”
“没必要,我马上就要出院了,代我转告大家,感谢同志们对我的关心。”
“您的身体恢复得不错啊,大家一定都很高兴。”
“炳乾,公开选拔市残联领导班子的事进展得怎么样了?”
卫炳乾说:“我们一直按照市委文件,按照进度进行。现在各县区、市直机关的民主推荐工作已经结束,按照得票多少,从高到低已经排定名次,经过领导过目后向社会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