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他到底是谁(第2/11页)
早春的夜晚依然像冬天那样寒冷,贾士贞裹着被子,半躺在床头,整个世界似乎都处在静谧安详中。这几天,他远离那喧嚣的大城市,来到这偏僻的农村,突然间觉得自己仿佛置身于另一个世界,白天他四处暗访,晚上躺在小旅社的床上,沉浸在深沉的思索之中。从省委组织部来到西臾市委组织部,从干部处长变成市委常委、市委组织部长,无论是工作环境,还是职务、权力,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省委组织部的八年,是他人生翻天覆地变化的八年,他了解组织部门的责任,了解组织部门的权力和作用,更知道作为组织部门的领导,身上肩负的重担和责任。自从省委组织部宣布他担任西臾市委常委、市委组织部长之后,他的头脑里就一直在考虑该如何当好这个组织部长。他看看表,已经过了深夜十二点,但他仍然没有一点睡意,于是点了一支烟。突然间,他怀疑自己的行动是不是有些荒唐,这不符合他市委组织部长的身份,调研不是调研,微服私访不是微服私访。他的心情倒有点像高中毕业时那样,对未来充满无限的憧憬和神奇的幻想。
此时此刻,贾士贞的大脑又驰回到在省委组织部工作的那些忙碌而谨慎的岁月。想当初,他借调到省委组织部上任的途中,出了车祸,遇上那个王学西不说,偏偏在考察干部的第一天居然就是去考察这样一个人,是巧合还是上帝的安排!省委组织部的机关干部处长仝世举和王学西的关系非同一般,在对待王学西的问题上,贾士贞惹怒了仝处长,以至被退回乌城市委党校。
重回省委组织部之后,贾士贞处处小心翼翼,连他自己也没想到三十六岁时出任省委组织部机关干部处长一职。尽管如此,他还是深切感受到了已沿用几十年的干部人事制度与时代发展的不适应,改革干部人事制度刻不容缓。然而他十分清楚,改革任何一项制度,都需要一定的权力,也许省委、省委组织部已经意识到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势在必行。在关键时刻,省委决定在全省施行100名县处级干部大轮岗。这一举措是前所未有的,贾士贞在那些日子,做好了充分的思想准备。调出省委组织部已经是大势所趋,可不知为什么,一百名县处级干部大轻岗没有轮到他。而后不久,居然让他出任市委常委组织部长一职。这对于他来说,是意外的,也是值得兴奋的。自从和省委领导谈话之后,贾士贞很自然地把自己转换到一个大权在握的市委常委、组织部长的角色上来,并开始构筑他心中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蓝图。
突然,房门开了,他还没来得及反应,三个大汉就闯进了屋。他合上手里的书本,看看这三个人,没有说话,但是他的目光使人感到他的沉着、镇静。
“走,跟我们走一趟。”瘦高个子青年说,口气并不怎么生硬。
贾士贞笑笑,慢慢地欠了欠身子,说:“干什么?我不认识你们哪!”
另一个五短三粗、留着小分头的男子说:“去了就知道了,我们侯书记请你。”没等贾士贞说话,他又说,“我们镇党委书记,你不知道?侯永文,马上要当县长了!”
侯永文?马上要当县长了!这人一提醒,贾士贞似乎想起点什么来了。他上任第二天上午,组织部常务副部长高兴明给他一批名单,说是已经市委组织部考察过,准备提拔的干部名单。其中就有下臾县桃花镇党委书记侯永文,这个侯永文正是准备提拔为下臾县副县长的重要人物。在这一瞬间,贾士贞来不及考虑其他事情,思维活跃了起来:难道这个侯永文是孙悟空?知道他是新上任的市委组织部长!他越发感到奇怪,这世界真的太可怕了,这次行动除了他自己,绝对没有第二个人知道,难道高科技时代真的发展到如此先进的程度?若真是这样,他在这个世界上恐怕连屁都不敢放了。贾士贞怎么也想不明白是哪一个环节上泄了密,可他又想,既然侯书记有请,不如趁此机会见一见、会一会他,看看这位手握重权的镇党委书记是何许人也。于是他穿衣下床,跟着三个陌生汉子出了旅社。
农村的夜寂静而荒凉,贾士贞自幼生长在城里,对这种农村氛围感到几分陌生和害怕。这次出行,他不知道是一时冲动,还是什么其他目的,他并没有多想。按照以往的惯例,新任组织部长到任后,通常是一边熟悉情况一边工作,对于干部问题,尤其是市委主要领导授意和交办的事,或者是已经组织部考察过而自己又不熟悉的人选,基本上是尊重原部长和部务会意见,例行公事。可是,当高兴明把那些名单交给他后,突然觉得,现在他已经不是省委组织部的机关干部处长了,而是一个六百多万人口的市的市委组织部长,一言九鼎、大权在握,他要承担起相应的责任来。当时,他细细地看了看那些陌生的名单,随口问:“高副部长,这些名单是怎么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