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哀悼情敌(第5/7页)

悼词念完后,夏霓代表夏中天家属答谢。她先给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

“父亲说,有这么一天,在他的追悼会上,让我代他向大家鞠躬。感谢来参加的人,他这辈子要对所有部下说一声对不起,为曾经的批评;对所有领导说一声对不起,为自己愧受的表扬。他还要深深地感谢平江的父老乡亲,对他这个外乡人的信任和支持。

“我们家属,也在此感谢领导、来宾对丧事的襄助。作为代表,我给大家再次鞠躬,谢谢大家!”

下面不知道是谁鼓起掌,可能马上意识到不妥,掌声就那么两下。不用说,这个人肯定是政府大院的,开会开出习惯的人。

夏霓的答谢非常简单,像是转达她父亲夏中天对大家带有致歉性质的招呼。夏中天借女儿的口给自己打了最后一个圆场,他所有的发言到此结束了。

追悼会主持人罗恭达请夏中天生前好友,姜松岩副省长发言。会场里有一阵轻微的交头接耳,但马上就肃静了。

姜松岩缓缓地走到夏中天的遗像前,端正地鞠了一躬。转过来站到麦克风面前的时候,他的大脑里突然一片空白,一下子想不起来说什么了。也就是那么三五秒钟的时间,他很快就清醒过来,以悲戚神情和沉重和缓的语调说:

“今天,我们在这里悼念的,不仅是一位为平江市做出过重要贡献的老领导,也是一位启蒙我、引导我、培养我、批评我,亦领导亦老师,亦长辈亦同事的尊敬长者。即使在他临终,也没有忘记让他的女儿,转达对我的批评和希望……”

姜松岩对夏中天的哀悼是真诚的,悲痛是发自内心的,他显然在控制自己的情绪,却不是罗恭达原先以为的表演。在中国,大人物和公众人物在有些需要悲痛的场合是要会表演的,要有入木三分、如丧考妣的公众形象。

向夏中天遗体告别的时候全体三鞠躬。姜松岩走到夏中天遗体面前的时候,再深深地三鞠躬,并站下来久久地凝视夏中天的遗容。他身后的苏可可走上来时,他们夫妇一起向夏中天的遗体鞠躬。苏可可不停地用手绢擦拭自己的眼泪。

姜松岩和苏可可走到夏中天亲属面前,表示过慰问后,站到夏霓边上,和她一起向参加追悼会的人表示谢忱。夏中天的妻子因为脑中风在医院里,没有能够参加追悼会。

追悼会结束以后,姜松岩过去的一些部下和同事围过来同他打招呼。

现在一般的情况下,某一个干部的追悼会开完了,参加的人也就散了。大多不会接下来搞什么活动。谕怀市的夏副书记和姜松岩打招呼,一把手陶书记在北京参加中央党校的学习,要他代向姜松岩问好,邀请姜松岩到谕怀市指导工作;宦之声和毕志坚则急着回省里。姜松岩与他们一一握手告别,并送他们上车。

谕怀市和省里的人走后,罗恭达握住姜松岩的手,说如果下面的时间能够给他一些的话,他陪老领导参观平江市的新貌;晚上有一个平江市四套班子主要成员参加的聚会;还有,要向老领导汇报平江市今后发展的设想和规划。

姜松岩感谢罗恭达的盛情,婉拒了他的活动安排。他说接下来将和夫人一起参加夏中天的骨灰安葬仪式。这本来是夏中天家亲属参加的,夏霓接受了他的请求。另外,他晚上也有了安排,家里有一个亲属聚会。

姜松岩紧拉着罗恭达的手说:“无论如何请给我时间,让我能够和亲属们团聚一下,我好多年不回平江,总得和他们吃顿饭吧?明天早上我就回云邑了……”

见罗恭达还要说什么,姜松岩说:“我还要教育一下我那个不争气的内弟,我会协助你们找回那幅黄庭坚的碑帖拓本,好让公安局结案。”

罗恭达面露窘态,“苏迪南是我这边的重点培养对象,我知道那件不愉快的事情时迟了。我关心过,也把握过,公安局只是向他了解有关情况,不涉及到处理,更谈不到立案。”

姜松岩笑了笑说:“应该按规定办,拓本找不回来,苏迪南该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吧。”

在殡仪馆的停车场,就这么拉着姜松岩说下去是不合适的,罗恭达明白这一点。而照姜松岩的日程安排,他的计划就泡汤了。姜松岩难得回平江市,就这么点儿时间,而且是哀悼丧事之际,谢绝他的安排和家人团聚是在情理之中的。罗恭达抱着最后一丝希望,问姜松岩能不能安排明天早上共进早餐?姜松岩愉快地答应了,说他的班机是明天上午十一点,只要留给他赶到N市机场的时间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