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兄弟同志(第4/6页)

姜松岩给苏迪南回了一封简短的信:

兄弟,再打报告,诉求是要有事实和理由的。还有,我希望你能够为“拓园”做坚守。

电子邮件发出前他再扫一眼时,有些为自己与往常不同的口气吃惊,居然对苏迪南用了兄弟的口吻。有点儿别扭,他还是改成了迪南。

称苏迪南兄弟不对吗?他觉得自己有点儿好笑,妻弟苏迪南,小舅子苏迪南是自己少得可怜的亲戚,也是家庭成员里唯一的兄弟。

对苏迪南,姜松岩有点儿看法,觉得苏迪南想要的太多。要说照顾,尽管不是直接给苏迪南的,反正是有了。姜松岩希望苏迪南在一个适合的岗位上好好地工作,碑阁的工作他干得还不错。至于岗位的调整,眼睛闭起来,苏迪南什么地方不好去?到公安局做局长也不是不行,但要是真正衡量他的水平,他还是在原来的中学做副校长,或者教他的语文课最合适。

苏迪南有他的理由,他说自己已经不年轻了,谁不希望发展?苏迪南在碑阁初建时是有很高工作热情的,做了很多工作。随着碑阁遭到冷遇,他产生离开的念头也是正常的。苏可可从平江回来对他说到苏迪南的工作可能要有变动时,他没有说什么,似乎不反对苏迪南离开,刚才他回信中竟然明确地希望苏迪南在碑阁做坚守,是他并不想苏迪南有什么过格的“变动”,也有对碑阁的感情在里面,苏迪南如果一走了之,碑阁以后的情况更不乐观。

平江市委书记罗恭达最近联系过姜松岩,拜托他邀请龚老到平江市看看,在龚家湾兴建的古色古香的龚家大院小住一阵子。

姜松岩说他会在适当的时候向龚老或者龚办转达。他要是表示竭力促成罗恭达请他的这件事,并顺带着问一下苏迪南工作调整的事,罗恭达会对苏迪南的工作有一个表态的。

但话说回来,即使姜松岩想解决苏迪南的事也不会答应罗恭达的请托。因为他有他的考量。请龚老到平江、看龚家湾、住龚家大院的事情在姜松岩看来是不可能的,所谓的适当时候几乎不存在。

龚老的出行不是简单的事,他不是你自己家的老太爷,随便就能请出来做什么,涉及一个“龚”字更是牵涉很多敏感而复杂的问题。姜松岩看得出,罗恭达搞龚家大院也好,龚家湾也好,都是在做一个大圈子,要借龚老将A省的李开平书记圈进去。

姜松岩觉得罗恭达的这种做法实在是想当然。事情远没有那么简单,没那么容易;但罗恭达似乎在不遗余力地做着。

也难怪,像碑阁那样的项目谈不上政绩,龚老再欣赏也不会认为是他罗恭达的成就,小算盘谁都会打。罗恭达要搞他自己的东西献给龚老。

4

接下来的一件事却使得姜松岩对“兄弟”这个称呼有了另外的体会。

离开北京到Z省后,姜松岩给了翟中将他们一帮泊州在京关系好的人一部手机号码,这部手机平时放在苏可可手里,他们也基本上也没有打过这个电话。翟中将这天却将电话打到姜松岩住的省政府宿舍座机上。姜松岩很是吃惊,这个号码是有密级的,部队上高干的特权真是可以使到方方面面。

已经是晚上十点多,翟中将的电话绝不会是来找他扯什么闲事的,简单的两句寒暄后翟中将就切入正题,他请姜松岩帮他到泊州市公安局捞几个人。怕姜松岩为难,翟中将说这几个人是他领导的孩子,没有犯什么大事,治安违法怕都够不上,只是喝酒后惹下点儿小麻烦。在泊州出事,领导自然想到的是翟中将这个泊州人。领导对这件事的处理有要求,不要有影响,人不要遭罪。翟中将说他在泊州的关系很多,朋友很多,但没有在公安局的直接关系,考虑姜松岩在泊州市做过书记,公安局总有一两个他培养的、管用的人。

这么个事情找到头上来,不论事大事小,姜松岩还是很为难的。事情如果像翟中将说的那样倒还好说,就怕没那么简单。翟中将这种人的脾气,不答应他遭骂是必然的。话说回来,要是这件事不是在泊州,而是发生在Z省的什么地方,有关部队里的事情,他这个分管民政的副省长也要指示妥善处理的。他答应翟中将:“马上了解,马上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