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推荐乡党(第3/9页)

苏可可隐瞒了她去看望夏中天的事。姜松岩问到她家里的情况时,她只轻描淡写地说了一下苏迪南工作有可能变动。不用说姜松岩也知道她说的这种变动意味着什么,立即问她有没有插手,有没有向罗恭达开口。苏可可说这是罗恭达主动关心的,罗恭达似乎很欣赏苏迪南搞出来的什么文化产业改革方案。

姜松岩鼻子里哼一声,流露出轻蔑,苏可可不知他是对罗恭达还是苏迪南,身子靠近他说起了妹妹苏怡怡。苏怡怡没有什么可说的,一家三口过着平平常常的生活。一句话,“都还好。”这个小姨子最不愿沾姐夫的光,和丈夫在同一家医院里当医生,一个肝胆科,一个放射科。作为名牌医科大学毕业的医生苏怡怡在医院里技术是最好的,医院里曾经要提拔她当副院长,她死活不愿干。原因对苏可可说过,她怎么也不会背着鸡犬的嫌疑升天。可这样的事情往往是过了这村就没这店了,她也就口口声声准备干一辈子的科主任。

作为独子的姜松岩在平江已经没有亲戚,父亲早亡,母亲最后两年随他在泊州市生活直到病逝。苏可可不理解,公公婆婆不是孤儿,又不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怎么会连一个亲戚也没有?当初和姜松岩谈恋爱的时候问过他,他有些不悦,不想说这方面的事情,问急了就说一个亲戚也没有,就是没有。苏可可觉得姜松岩一定是有难言之隐,对于他离开平江市就再也不愿回去,她也往这个方面而不是其他方面去想。

“平江除了我们家的人,真的没有其他你所挂念的人了?”苏可可问。

姜松岩若有所思,一会儿说:“有啊,沙老太!”

说到沙老太,姜松岩就又像以往一样烦躁起来,带有责备的口气对苏可可说:“找一个人总不至于太难吧?都这么长时间了,也没有结果。”

苏可可知道,自打这个沙老太没了消息,姜松岩一提起来心里就很不安。苏可可每次回平江他都要交代她去找。这次有点儿奇怪,她去之前没有说,回来后,在这时候倒提起来了。

沙老太是什么人,值得姜松岩这么上心?

沙老太是姜家的恩人,惠及姜松岩和他的母亲。

寻找沙老太不能兴师动众,这是姜松岩反复交代的。苏可可也不能直接出面,只有让苏迪南去办。苏迪南说他花了很大精力,只听说沙老太随小女儿在外地居住。沙老太有两个女儿,大女儿沙红英还在平江。这个离婚的女人脾气古怪,就是不说沙老太的去向,怎么问也不说。沙红英有次被问得不耐烦了,对苏迪南说:“你要是有个一百万给老太婆,我就让她来见你。立即去通知她!”

苏可可绝不相信沙老太躲着他们是为了钱,姜松岩一直认为老太是个施恩不图报的人。因为欠沙老太的情,因为在处理母亲丧事上的不周到,姜松岩很歉疚,沙老太隐没住处,没有了讯息,更是让他一想到就极为不安。

如果这个老太婆还在平江好好待着,姜松岩就没有这种焦躁。苏可可有时候也想,果真沙老太要钱,他们给她一笔也就两清了,像这样拖着挂着,让人不舒服。苏可可可以当做没这事,姜松岩不行,就不能提。

沙老太的事情让姜松岩在床上坐不住了,他爬起来在房间里踱来踱去。

“苏迪南就不是一个负责任的人,别指望他给你办成什么事。”

“找一个人有什么难的,老太既然随了小女儿,就顺着这条线找。看她毕业后户口落在什么城市。”

“沙红霞在平江不会没有同学,没有要好的朋友,他们一定有知道的……”

“过年过节的老太没准还回过平江呢,那时候迪南去打听过没有?”

……

姜松岩在外面对自己有要求,喜怒不形于色,在家里则是另外一副模样,只要孩子不在面前他会尽情地表露和宣泄工作和生活上遇到的不满,有时候甚至会发无名火。苏可可安抚他的方法是给他倒水,在他面前放一杯温度适宜的水,他在大口大口地喝上几口以后能够慢慢平静下来。

喝了水以后姜松岩让苏可可交代秋芬去办这件事,他相信秋芬一定能够找到沙老太。

既然姜松岩这么肯定,苏可可也就不说什么,答应第二天给秋芬打电话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