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摸透领导心思 方可皆大欢喜(第4/10页)
胡妍红说道:“办法肯定是有的,向领导提出问题不能算是智者,真正的智者不仅能提出问题,而且要有解决问题的方法。南山上有一条溪水,长年奔涌,流到山下后,向东流去,注入长江,这象征着财富的活水不是白白浪费掉了吗?我的意见是,要想办法让这道溪水经过新区。”
柏安民略作思忖,说:“水向东流,现在让它改道流经新区,新区位于西边,这不是改变了水的流向了吗?而且,新区地势较高,溪水也没办法流过来啊?”
胡妍红说道:“有办法,在南山下适当位置拉坝蓄水,建一个人工湖,这样就保证了水源,保证了一年四季就有活水源源不断地流经新区。在新区内,新建一条人工小河,以河道为依托,建设市民公园。建一个人工湖并不费事,并不是多大的工程,还为南山景区增添了新的景观。这项引水济城的项目做下来,投入并不大,但效果显著,这是一项万民称颂的环保工程,是群众得实惠的惠民工程,项目建成之时,我保证整个新区气象将焕然一新!”
胡妍红说得激情飞扬,柏安民听得心潮激荡。人过留名,雁过留声,现在的地方官,为官一任,哪怕他是一个贪官,都想留下一个好名声。现实是,留下点好名声太难太难了,不要说让老百姓说你的好话,就是不骂你不臭你就可以算得上是一个好官了。要想在一个地方留下好名声,就要为老百姓着想,实实在在地做几件好事。胡妍红考虑得真周到啊,她这是在为他着想呢,这个女人懂得领导的心思。
柏安民来到窗前,眼睛向新区方向望去,只望见了一片灰黑的天空。他对胡妍红说:“你今天讲的很有道理,我基本同意。但是,我们还要组织专家进行进一步论证,现在提倡民主决策、科学决策,不能拍脑袋决策,搞一言堂。”
胡妍红说:“好的,柏书记,我要说的就是这些,供领导参考,我告辞了。”
胡妍红为什么要提出引水进入新区呢?一方面,南山新区确实无水,有文章可做;另一方面,她有自己的考虑,拦坝蓄水、建人工湖和市民公园等工程是她胡妍红提出来的,这些工程肯定由她桃花源集团来承建。这年头,要想赚大钱,就要做政府的工程。还有,在南山景区脚下建设人工湖,湖光山色之地,是开发房地产的宝地,更大的赚头还在这里。
胡妍红离开后,柏安民陷入了深思,新区无水,那他这条龙如何起飞?自当上市委书记以后,他也觉得自己越来越迷信了。作为一个共产党员,他当然知道迷信是虚妄欺人的东西。可是,在针对某件具体的事情时,他又阻止不了自己,偏偏往那方面去想、去做。如果说迷信毫无道理的话,为什么还有那么多官员偏偏相信这个邪,而且还包括不少高官?可见,迷信好像又不是毫无道理的。
新区无水的问题肯定要解决,目前,重要的是找一个让大家都能接受的说法。官场上的事情,要的是名正言顺、堂而皇之。至于背后掩藏着什么不可告人的目的,那是另外一回事了。柏安民久经官场,这点小事还是难不倒他的。
当天下午,柏安民将规划局的胡跃改局长叫到了办公室。胡局长是去年新提拔的局长,四十多岁,思路开阔,干劲很大。
柏安民说:“跃改同志,新区的规划总体上做得很好啊,为新区建设铺开了蓝图,规划局做了大量工作。”
领导找你来肯定是有事的,不是找你来听好话的,但领导一般不直接说事,他的意图隐藏在话语里,就看做下属的能不能揣摩出来。比如,就柏安民刚才那句话,他说总体上很好,那言外之意就是局部可能还有点问题。胡跃改是聪明人,他当然能听出来。
胡跃改说:“规划是专家做的,但思路还是出自市委、市政府。毕竟是重点大学设计院搞出来的东西,水平很高,但规划毕竟是纸上的东西,在实际操作中,我们还要结合实际,因地制宜,该修改的修改,该调整的还要调整。”
胡跃改的话正说中了柏安民的心思,他说:“实践出真知嘛,理论当然要结合实际。专家也是人,他们的精力、智慧也是有限的,不可能什么都懂,一部规划要管二十年,二十年的变化有多大,这种变化是专家们能预料得到的吗?所以,我们干事业,抓发展,千万不要被纸上的东西束缚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