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面子工程 也是干的实事(第7/21页)

李莉何等聪明,说:“领导还要为革命事业操劳,为全省人民服务,怎么能做陶渊明呢?我第一个就不同意!”说着,装着不高兴的样子,小嘴撅得老高。

李非语看在眼里,心想,卫前这未免也太装腔作势了,要是组织上真安排你做了陶渊明,恐怕早就要跳脚骂娘了。陶渊明要自食其力,不然就要饿死,哪像你这样住别墅、坐名车,锦衣玉食,前呼后拥,美人在侧,陶渊明就是在梦里恐怕也享受不到这样的待遇。现在的领导动不动就埋怨说什么俗务缠身,其实,领导们喜欢的就是俗务,没有俗务,如何运用权力,如何体现领导权威?也就是说,没有俗务,何来实惠?

让李非语意外的是,卫前还亲切地叫起了李莉“小李子”。“小李子”本来是慈禧太后对太监李莲英的昵称,现在卫前叫得这么亲热,小李子长小李子短的,显然是对李莉有点意思了。

这时,还是出了一点小意外。李莉为了显摆自己,对卫前说,自己还得过旅游小姐大赛的亚军。没想到,卫前听过后问道:“你这么好的条件,还只得了个亚军,那冠军是谁?”

李莉瞧了一眼柏安民身边的韦芳芳,本来想说冠军是她。李非语急了,咳嗽了一声,好在李莉还算聪明,说:“冠军今天身体不舒服,病了,所以没来。”这才搪塞过去了。

李非语心想,要是卫前得知韦芳芳是冠军,可能会当场产生不快的。一则李莉这么好的条件,只得了亚军,他是否会认为韦芳芳这个冠军名不副实;二则,你们安排亚军给省领导服务,冠军反而给市委书记服务,这不是明显有意贬低省领导吗?好在李莉最终没有说出口,可以说是有惊无险。

采了一会儿菊花后,卫前说:“小李子,我们到那边种豆去。”李莉又牵着卫前的手,向种豆的地里走去。

卫前取下肩上的锄头,在菜地里掏了一个宕,李莉撒下几粒黄豆。卫前一边不停地掏着宕,一边和李莉说起他早年的劳动经历。卫前年轻时曾在江南某山区下放劳动过,所以一般的农活他还是比较熟悉的。倒是李莉的动作比较生疏,好几次遭到卫前善意的批评,她只好调皮地窃笑。

卫前说:“小李子啊,我们当年下放的时候是很苦的啊,一天到晚劳累还算不了什么,还饿得慌,没饭吃,田里的青蛙,山上的树叶,都让老百姓吃光了,我们几个下放的书生常常饿得发昏,老乡们宁可自己挨饿,也要省下点吃的,救济我们。我们的人民真是淳朴啊,没有他们,我早就饿死了,哪里还有今天?你们年轻人遇到了一个美好的时代,一定要倍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李莉装作听得很入迷的样子,虚心接受卫前的革命传统教育。实际上,她是一句也没有听进去。

“采菊东篱,种豆南山”毕竟是一项体力活,领导们平时养尊处优,活动了几分钟一个个就气喘吁吁了。这本来就不过是做做样子,要是没有红颜陪伴,恐怕领导们连样子也懒得做。一番活动之后,根据安排,一行人又来到陶渊明故居参观。

说是陶渊明故居,实际上不过是新建的几间草房子而已,陶渊明的鬼魂恐怕都没有在里面住过。不过,外面看是草房子,里面倒还干净宽敞。

故居里面没有什么东西,不过摆着几件农具,墙上是陶渊明的画像、生平介绍和名家书写的陶翁诗作。

走到东边房间里,靠窗边的一张古典式书桌上,镇纸压着一张雪白的宣纸,笔墨一应俱全,墨显然是刚磨的,散发出好闻的墨香。

见卫前走到桌边,李莉笑嘻嘻地朝他伸出小手,说:“请卫书记留下墨宝。”

卫前哈哈大笑,说:“小李子,你太调皮了,你怎么知道我会写书法呢?”

“我不知道,有人知道嘛。听说卫书记的书法有王羲之之风,是颜真卿再世,今天请领导无论如何要露一手,让小女子开开眼界,最重要的是,为我们的景区宣传宣传。”

“可是,省里对领导干部有规定,不许题字。”

“卫书记今天就破个例吧,”李莉天真地笑道,她压低了声音说,“我知道,你们当领导的只要心情好,就喜欢破例,而且是经常破例。难道说,你今天心情不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