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高铁项目继续做文章(第5/6页)

这老部下“唰”地站起来,立正道:“你好,郑解放!”

“郑……将军……”唐天明看见这人肩章上是两颗星了。

“将军,政委。”叶老将军笑着说:“大军区的政委。”

“郑政委!”唐天明与郑解放握了下手,他感到郑解放的手就像叶老将军的手一样,握着的时候总是很有力。军人嘛,就是不一样。其实,男人都有过军人梦。就像女人都有过明星梦一样,激情而又浪漫。

服务员上了茶,叶老将军问道:“不是说有事吗?说吧,解放没关系的。”

郑解放点点头。部队里首长与下级的关系,比地方很有些不同。就是将来你是将军了,你还是部下,在老首长面前,你还得毕恭毕敬。

唐天明望了下郑解放,说:“这样吧,你们先谈。”

老将军道:“我们是叙私情,你是公事。公先私后,当然得你先说。说吧!”

唐天明就将江江高铁的情况说了遍,也将南州市的想法和湖东县委县政府的打算一并报告了,老将军听罢,沉默了一会儿,问:“要是这么一改道,是不是增加了费用?会不会给国家造成了损失?那些因为改道而撇开的地方怎么办呢?”

老将军仿佛是自言自语,唐天明听着,却心里发慌,脸上发热。这些事,他还真的没考虑过。他只好道:“应该没有什么大的增加,更不会给国家造成损失。现在要改道的这几个县,都是革命老区和贫困山区,交通是这些地方将来发展的命脉。目前,这些地方已经呈现了锅底现象,就是说已经成了落后中的落后,再不争取机会,抓住机遇,将来机会会更少,发展就更慢。锅底就永远是锅底!这也对不住为这块土地牺牲过的那么多革命先烈。”

郑解放插话道:“南州那边我去过,条件确实艰苦,又是老首长家乡,我觉得唐主任这个提议有道理,是可行的。”

“我就怕……”叶老将军说:“我就怕他们蒙我。小唐,这事你得负责。需要我干什么?”

“就想请您给国家发改委那边稍稍说一下,具体工作我们来做。”

“发改委。行!我会说的。”

唐天明知道老将军这人一旦答应了,就不会再丢下。这也是军人的本色。但是,刚才老将军说的那句“这事你得负责”多少让他有些沉重。项目就是一种竞争,除了老将军,很少有人在竞争中会想到对手的损失。不过,想回来,因为高铁的改道,湖东和仁义还有桐山从此就有了高铁,也是一件了不得的大事。在其位,谋其政;身在南州,为南州着想,自然也没错。既是没错,那就“负责”吧!

叶老将军显然兴致很高,从书房中将他最近的书法全拿出来,郑解放和唐天明一一欣赏。两个人又一人讨要了一幅墨宝,唐天明得的是一副对联:

淡泊以明志,

宁静以致远。

郑解放得的是一条立轴: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好书法,好联好诗!”郑解放说:“老首长的字,是越来越见风骨了。古人说‘瘐信文章老更成’,老首长的书法也是‘老更成’啊!”

“成,谈不上,不过,越学越感到不成火候,倒是事实。”叶老将军捋着胡子,笑着。

唐天明也道:“前不久看到一个词,叫人书俱老。大概就是指老将军现在这状态。人老了,心年轻,书艺也更见老成,自成一体了。”

“都别再捧我了。要在战场上,能害死人的。”老将军说着,问唐天明:“你们那驻京办撤的事,如何了?”

“都在观望。”唐天明如实道:“谁都不愿意先离开北京。”

郑解放起身给老将军的杯子续了水,说:“驻京办的事我也听说了。我老家那个县专门让人来找我,想留住。我说,这事是中央统一布置,个人是没有能力的。至于留与不留,要看事态发展。应该是有争议的吧?”

“是有争议。而且争议很大。”唐天明答道:“这涉及到地方利益,涉及到中直各部门利益,涉及到北京市的稳定等等,情况相当复杂。”

“怎么个复杂法?我还倒真想听唐主任说说。”

唐天明笑道:“其实说起来,也没得说。有些事,不是能说出来的。驻京办在北京干什么?三件事,争资金,维稳,服务。这三项工作,涉及到中直部门、北京市和地方,既有利益这一块,主要是资金和项目;又有政治任务这一块,主要是维稳。又如‘两会’马上要开,各地都怕有人进京上访。怎么办?这个工作就由驻京办来做。还有服务,那更不说了。哪个县长书记到北京来,想被人当成乡下来的小吏?他们能差使谁?不就是当地的驻京办嘛!这三件事,驻京办天天做着,很多人看到的只有驻京办的腐败。那是制度!将来要真是撤了,也许很快这些问题就会暴露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