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神秘的礼物(第9/15页)
王正才说:“我从我的那位老同学那里得知到,他们好像反响很好,认为文广局对这件事的态度是积极的,处理了有关单位的责任人,善后工作做得也好,也算给社会做了一个交待,事情到此结束算了。”
许少峰透了一口气说:“这就好,这就好。”
3.他乡遇故知
林茹接到了一个陌生电话,她犹豫了一下,还是按了接听键,立刻,听到对方说:“你好!林茹,我是陈志刚。”
林茹听到这个带有磁性的声音,脑海里突然闪现出了前几天在望春舫见到的那个高大俊朗的男人,就热情地说:“是陈志刚呀,你好!这么早打来的电话有什么事吗?”
陈志刚哈哈笑着说:“老同学呀,你还是过去的风格,一开口就想把人拒千里之外,没有事就不能打个电话问候一声吗?”
林茹也笑笑说:“不不不,我没有这个意思,我是说……你是不是有事找我,当然,没事也可以打电话的。”
陈志刚就哈哈一笑说:“晚上有没有空?我想请你吃饭,就是上次我们不期而遇的那个地方。”
听着陈志刚的声音,林茹的脑海又一次浮现出了他高大的身影,魁梧的身材,潇洒的英姿,他看着她时,双目总是如水般的含满深情。她知道他对她的暗恋由来已久,她怕单独的面对他,又止不住有一种强烈的渴望。她不知道答应他还是推辞掉?她拿不定主意,就说:“这……不知道晚上有没有空,我现在还定不下来,下午给你电话好吗?”
陈志刚说:“那好,下午我等你的电话。”
林茹说:“好的,下午再通电话,拜拜。”
挂了电话,林茹还是忍不住有点心跳,这是她多年来没曾有过的感觉。
在林茹的印象中,陈志刚一直是一个沉默寡言的人。二十多年了,若不联系,她早忘了这个世界上还有个他——那个高中时对她穷追不舍却从未引来她关注的男孩,当年他写给她的那些雪片一样的信,她总是漫不经心看完,然后束之高阁。这么多年没有音讯,没想到三年前的某一天,他突然给了她一个电话,说是想见她一面,他就在海滨市。
她有点惊奇于他的贸然,又不好回绝,只好来到了约定的地方。
她只从别的同学那里断断续续的得知,他好像很早以前就下海了,别的都不太清楚,加之快二十年没有见过面了,她已经淡忘了他的模样。进了咖啡厅,要不是他向她招了一下手,她真的无法认出他。相视而坐后,她才慢慢从他那张棱角分明的脸上找到了中学时代的他来。说实在的,中学时代的他长得并不帅,或者是他还没有长开,或者是她还没有学会欣赏男人,时过境迁后的二十年,不知是他变了,还是她变了,再看时,才觉得眼前的这个男人其实挺帅的。
她点了咖啡,他说不喜欢,就要了红茶。两个人喝着,话就像抽丝一样慢慢拉了起来。
“那年,我高三,你高一。”他说。
“是啊,你可写了不少信给我。”她笑答。
“那时,整天脑子里想的都是你,你不理我,我就心灰意冷。高考那几天都稀里糊涂的,只勉强上了大专线。本想复读,偏偏这个时候我父亲生意出了事,一下家里经济变得很紧张,就只好去念专科学校了。”他表情有些凝重。
“如果当年我能给你一些鼓励,是否会改变了你的人生?”她突然感到心里有些歉意。有时候,一个善念,一句鼓励,可以改变一个人的一生。
“不,你没错,我也没错,错的是人生。”他的眼神躲闪了一下,还是朝她迎来,眼里有团火,是她并不想接受的火。她避开,扭头朝窗外望去。
“上了大学,还是放不下你,又给你写信,你仍是一封不回。后来,打听到你喜欢集邮,就从口粮里挤钱出来去买邮票寄给你。这样,你总算给我回信了,虽然只寥寥数语,而且是劝我不要破费,我还是欣喜若狂,继续买邮票寄给你。可此后,你却再没写来一言半语……”
他的声音由平静到急促,再由急促入低沉。
“那时候,还傻着哩,不懂事。”她勉强笑了一下,心里淌过一丝柔软,甚至想伸手抚一抚他的脸。高三那年她转了学。他的那些信,那些从他嘴里节省出来的邮票,不知流落到了何处?一个交错,是否断送了一份可能的缘分?她不知道,真的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