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6章 高家和杨家(第4/4页)
陆铮笑道:“不挂了。”说起昌明集团,倒有些烦心事,昌明集团发展起来后,上层领导便一直希望将其国有化,尤其是中西交恶前昌明集团的实验室搬来了中国,技术人员跟来的很少,倒真有中国土生土长企业的味道了,加之前阵子昌明集团实际控股者是艾瑞斯的消息也泄露了出去,党内一些老人家便受大佬们所托,出面和父亲以及和爷爷沟通,希望能将昌明集团实现国有化,初步提出的建议是国家出资金买下艾瑞斯手里集团百分之四十的股份,如此艾瑞斯控股百分之三十,国资部分为百分之七十的股份,实现国家控股,至于艾瑞斯百分之三十的股份,可作为股东收益,就类似于军工企业融资,从此决策权和机密部门掌握在国家手里,外来的资金只是分红。
上面的想法陆铮能理解,当乌山区域作为中国硅谷渐渐发展起来,当昌明集团成为国内垄断性的计算机集团,如果企业仍由外国精英集团掌控,显然有很大的隐患,军方也不可能放心的使用其生产的产品。
如果这家企业真的是中德合资,那么国内只能借鉴其技术自主研发,但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偏偏这家合资企业又算不上中外合资,原来外资方大股东却是嫁来中国的媳妇,而且听说这部分股份本来便由中国丈夫拥有。如此事情好像就简单了,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将其国有化便是最好的选择。
陆铮理解这些想法,也不反对将昌明集团国有化,现在昌明集团高管,外国人还占据绝大多数,确实令人感觉这家企业不是中国的,但是如果真的按照上面的想法将其国有,那么昌明集团蓬勃发展的势头只能体现在国内了,在国际市场,在产品的更新换代上,它会慢慢丧失竞争力,也会完全被排斥在国际市场之外,接踵而来的技术封锁几乎是必然的,昌明集团,也会被慢慢打回原形,国内计算机企业,发展到巅峰又能如何了?
所以现在,在昌明集团的发展上,委实陷入两难,只能暂时拖着,慢慢想出一个两全之策。
想着这些事,陆铮不禁摇摇头。
谷炎达却是理解偏了,说道:“不挂就不挂了吧,反正听说在昌明集团里,陆主任一直影响力很足。”
陆铮也只能报以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