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成为副市长候选人 成为副市长候选人(第7/10页)

吴海县与沙州交界处,吴海县李劲副县长和水电局朱局长等人已经等候多时。从常理上来说,李劲作为分管副县长不必到交界处来迎接,可是当朱局长给他报告侯卫东要来检查工作,他主动道:“侯局长是一把手局长,又当过县委书记,我得到路口去接。”

李劲副县长如此主动,朱局长自然是很有面子。

出门以后,朱局长给侯卫东报告:“侯局长,您明天什么时候出发,李劲副县长要到张家坡迎接您。”

侯卫东客气地道:“李县长是老领导了,怎么能让他到张家坡来接我,不敢当。”

朱局长道:“侯局长,李县长很重视水电局的工作,他听说您要来,坚持要到张家坡。”

侯卫东表扬了一句:“朱局长的工作出色,所以县里才能如此重视水电局工作。”

到了张家坡,侯卫东等车停稳,快步上前,与前来迎接的李劲握了手,道:“李县长,你亲自迎接,折杀我也。”

李劲握着侯卫东的手,道:“侯局长是我们吴海县的骄傲,欢迎多回家乡检查工作。”

客气了几句,侯卫东笑道:“李县长,那年还感谢你高抬贵手。”

“什么事,我记不清了。”李劲回想了一会儿,没有想起侯卫东所指是何事。

“我二姐叫侯小英,整顿基金会那年被请进了学习班,还是你签了字,她才能从学习班出来。”

李劲认识侯小英和何勇,但是他早就将基金会的事情忘在脑后,经过侯卫东提醒,他才想起了当年之事,笑道:“还有这事吗,当时我才到吴海县工作,就接到了这个炭丸工作。这几年,国际丝价节节攀升,何勇和你二姐发财了吧。”

侯卫东道:“丝厂的出口生意受国际行情影响很大,今天吃肉,说不定明天就喝汤,还望李县长多指导。”

“何勇是搞外贸的行家,我哪里懂国际贸易。”李劲将侯卫东送到车旁,特意解释道,“今天朱县长到市里开会,中午不能过来吃饭,但是赵书记要陪同侯局长一起用餐。”

侯卫东曾经是全省最年轻的县委书记,如今是沙州最年轻的正处级局长,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他担心在选举时会遇到莫须有的麻烦,因此有意到各地各部门去拜一拜码头。吴海县是他的老家,县委书记赵林与祝焱关系密切,侯卫东将吴海安排在第一站。

吴海县水电局的工作汇报安排在县政府会议室,汇报工作是常规工作,一招一式都有套路,在座诸人很配合地将这个套路演完。

侯卫东带着礼物到吴海,只是赵林没有来,他并不急于将礼物送出。吃午饭时,李劲陪着侯卫东等人来到最好的酒店,进了最豪华的包间。过了十来分钟,吴海县县委书记赵林推门而入,侯卫东赶紧站了起来,紧走几步,上前与赵林握手。

与几年前相比,赵林的鬓角略有些花白了,落座以后,道:“吴海是卫东的老家,你有项目得向家乡倾斜。”

“赵书记是我的老领导,吴海又是我的家乡,无论如何也得扶持。”侯卫东答应得很是爽快。

自从当上农机水电局局长以后,侯卫东一直不太关注局内的具体业务,将事情一甩手扔给了沈东峰,他的很多精力用在协调省水利厅关系之上,除了南部新区的培训大楼和培训基地、疗养院之外,还额外要了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专项补助资金和病险水库治理专项资金。每年水利厅都会从国家水利部得到一些资金,如何运用这些资金就成为水利厅的权力。

侯卫东与水利厅吴英副厅长关系好,吴英副厅长的身份又很特殊,因此沙州自然得到了水利厅重点照顾,今年的项目比往年都要多。他和沈东峰经过合计,准备把病险水库专用资金用在吴海县。

喝了几杯酒以后,侯卫东对任林渡道:“我们两人都是赵书记的学生,一起敬赵书记一杯。”

赵林没有推托,举杯喝了,感慨地道:“益杨县只在大学应届毕业生中搞了一次公招,这一届公招的十名学生,卫东当了局长,小任是县委办主任,杨柳是市委办公室科长,事实证明,当初益杨公开招考是成功的,只可惜后来没有坚持。”

公招是赵林的得意之举,这十名公招生从某种程度上也是他骄傲的资本,喝了酒以后,经常提起这个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