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多用阳谋,少用阴谋 不是人管人而是制度管人(第4/10页)
杨森林满面春风地道:“我倒是想请客,不知两位是否赏脸。我们不吃大馆子,就到新月楼外面的水陆空,那个馆子开了好几年了,味道不错,环境也行。”
周彪看着侯卫东,道:“侯主任,秘书长请客,晚上兄弟们好好喝一杯。”
侯卫东曾经是杨森林的部下,态度与周彪自然有差别,他礼貌地对杨森林道:“秘书长,实在不好意思,晚上有接待任务,抽不了身,改天我做东,向老领导与周主任赔罪。”
杨森林如今是市长刘兵的红人,刘兵大事小事总要带上他,所以他很理解侯卫东,道:“老弟高升以后,我们哥俩还没有喝过酒,等你哪天有空,就约一约。”
“秘书长,我一定记住。”
这时,刘坤急匆匆从电梯出来,他现在仍然是益杨县府办主任,虽然到省委党校青干班去学习了,却没有得到提拔。见到杨森林,他急忙解释道:“杨县长,高速路上堵了车,紧赶慢赶才过来,没有迟到吧?”
杨森林看了看表,道:“今天的会主要研究国有企业改革,益杨是工业大县,你作为县府办主任,还是应该了解市里的大政方针。”他批评道,“以后这种重要会议,你一定要提前来,免得误事。”
刘坤鸡啄米似的频频点头,道:“以后一定注意。”虽然是被批评了,可是这种批评是内部人才有的批评,他感到很受用。
杨森林当上市政府副秘书长以后,益杨县委组织部老柳与宣传部老刘便动起了脑筋。两人在基层摸爬滚打数十年,眼光很毒,见杨森林突然间成为副秘书长,而秘书长蒙厚石早有退居二线的传闻,于是两位部长一致判断,杨森林这是去接蒙厚石的班。
县长要成为市政府秘书长,如果“寡妇睡觉上面无人”是绝对不行的,联想以前的传闻,“杨森林有后台”就成了柳、刘两家的共识。
刘坤从学校毕业以来,先当县府办秘书,随后出任了青林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再任县府办主任,在外人看来,他是顺风顺水。可是,有了侯卫东这个参照物,他从内心深处感到仕途坎坷。特别是侯卫东成了周昌全的专职秘书以后,一飞冲天,他生出了强烈的挫败感,加上主持县政府工作的季海洋对他不冷不热,他颇有些心灰意冷,工作上开始抱着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心态,一门心思想调到局行去工作。
柳、刘两位部长数次做他的思想工作,分析了当前形势,制订了紧抱杨森林大腿的策略,刘坤这才从颓废中重新振作精神。他给自己制订了严格要求,每个月至少要向杨森林汇报三次工作。
春节期间,刘军部长请了市里的老朋友作陪,特意请杨森林吃饭。
一来二去,杨森林对刘坤的感情也加深了。
侯卫东很敏感地从杨森林与刘坤对话中读出些什么,他对刘坤道:“刘主任,好久不见。”
刘坤在益杨官场历练了这么多年,脾气收敛了不少,笑道:“侯主任,什么时候到益杨来视察?”
几个人在楼口打了招呼,没有细谈,鱼贯而入。
3点,市长刘兵准时出现在会场,他穿了一件便装夹克,在一群西服领带里,显得轻松时尚。当他坐下以后,主持会议的步海云副市长清了清嗓子,道:“现在开会。”
市政府国有企业改革工作会议开了两个小时,依然没完没了,眼看着到了5点,侯卫东想着晚上还要陪同周昌全参加接待,心里有些急,可是他正好面对着市长刘兵,不能偷偷溜走。
会议结束之前,刘兵看了一眼侯卫东和周彪,对步海云道:“沙州能有今天的地位,主要是强在工业上,成立这样的一个班子其目的就是为了研究对策,我记得市委这边洪秘书长是副组长,今天这么重要的会,他怎么没有参加?”
步海云心道:“会议都要结束了,而且面对着市委两个副处级干部,在这里说这些有意思吗?”口里道:“洪秘书长有接待任务,他在会前给我打了电话,市委这边有市委办副主任侯卫东和研究室副主任周彪参会,他们两人都是国有企业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
刘兵哼了一声,道:“好了,来了是关心,不来是放心,这些事情本来就是市政府应尽之责。我最后强调一点,近期由步市长牵头,对全市所有市属国有企业再次进行梳理,我这里指的是规模以上企业,每一个企业根据具体原因提出解困方案,由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以后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