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游戏结束了,得有人背黑锅(第11/12页)
乔四居然要拿姜华仁当替罪羊,让华仁集团做祭品!
那天乔四说完就走了。他还转告了另一层意思,相关方面已达成共识,之所以找到沈新宇这里,是因为念着沈新宇跟姜华仁的关系,先跟沈新宇通报一声,希望沈新宇能保持清醒,不要只想着姜华仁,要有全局观念,要服从大局。
服从大局!连续几天,沈新宇都无法从这件事中透过气来。他知道,大的风浪要来了,卷走谁他不敢肯定,但姜华仁是彻底没救了。这是某些人善于玩的一种游戏,也是平息风波惯有的手段。某件事引起的风波过大,必须出面制止或处理,于是就高调处理、果断亮剑,先造出大的声势,将人们的目光从事件造成的负面影响转移到对事件的处理上。大家都以为要深挖,要查出真凶或幕后,但最终只会给你一个不伦不类的结果。找几个浮在面上的狠狠处置了,再冠冕堂皇一番,目的则是为了彻底压住此事,不让它再起波澜。这种情况下,那些被内定为背黑锅的人,几乎一个也跑不了,会被当作典型,处以重罚!
这叫牺牲极少数,保全一大批,或者叫牺牲该牺牲的,保全该保全的。
姜华仁冤啊!自打那天起,这个不平的声音就在沈新宇心里一直叫唤。但他只敢在心里叫,嘴上不敢发出任何声音。他相信乔四仅仅是个传话者,是前来给他敲警钟的人,能下得了如此决断的,绝不是乔四本人。果然,此后几天,沈新宇连着接到几个电话,有问候的,有关心的,也有婉转地敲打的。沈新宇知道,这件事他是怎么也不能干预的,就算姜华仁马上被带走,他也不能吱一声!
当然,沈新宇相信,姜华仁不会马上被带走,带走太快会露馅,会让别人看出破绽。这种事处理起来,一向的做法是先高调介入,然后慢慢冷却,就在大家对此事不大关心的时候,突然给出一个不痛不痒的结论。
说不清为什么,沈新宇忽然有一种做帮凶的悲哀。要知道,内心里,他是舍不得姜华仁出事的,别人出事他可以不吭不响,可姜华仁出事,他怎么也得……
但他什么也做不了,只能眼巴巴地看着那根无形的绳子一步步往姜华仁的脖子上套,他还不能告诉姜华仁,必须装作什么也不知道。基于内心的这种痛和不安,还有愧疚,沈新宇这段时间一直不敢跟姜华仁联系。姜华仁倒是找过他,但他谎称有事,让秘书推开了。这天沈新宇看到了《消费导报》,记者曹彬彬的这篇檄文立马让他起了一层汗。他们这是干什么,是得到指令了吗,已经开始动作了?
他慌忙把秘书王悦叫来,几个秘书中,沈新宇还是偏爱王悦的,年轻人有头脑,看问题也比其他秘书复杂,是历练出来的。
“最近的报纸怎么回事,怎么有点讨伐的味道?”
王悦一看沈新宇拿的是《消费导报》,脸暗了下来:“我也注意到了,这家报纸嗅觉真怪,前几天就发过一篇,这篇跟出来,证明是有预谋的,是策划好的一次颠覆。”
“颠覆?”沈新宇不明白王悦用的这个词。
“报纸的用意很明显,就是要讨伐华仁,讨伐‘劲妙’。我们用心培育企业、培育品牌,它们栽倒,不就是颠覆吗?”
“你这样说也在理,不过他们为什么讨伐‘劲妙’呢?”沈新宇一头雾水,这些天他让华仁弄得头昏脑涨,根本理不出思路。
倒是王悦帮他解了惑。王悦说:“我认真看了这篇文章,对这位记者也做了调查。我分析,这是企业之间的竞争,跟这边的那些事不沾边。”
“企业纠纷,你能肯定?”
王悦重重地点头,见沈新宇还疑惑,又说:“这位姓曹的记者跟好力奇的温启刚是好友,关系非同一般,温启刚几次来粤州,都是他接待的。我估计这是他们合起来给华仁下的一盘棋,华仁的那些事没藏住,最终还是被他们发现了。”
“哪些事?”沈新宇又被自己的秘书吓了一跳,他跟姜华仁是熟,关系更是没的说,可华仁到底有什么事,他很少知道。
“应该是造假。”王悦说。
“造假?这很离谱吧,华仁造什么假,造谁的?”
“我不知道,但我敢肯定,华仁肯定在造假,这是这篇文章透出来的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