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长风万里,后会有期(第14/17页)
余海风叫来了自家的车,他亲自抱起老布,然后和他一起坐在车上。让他没想到的是,老布这么高的个子,却轻得出乎意料。看来,老布是对的,老人确实已经油尽灯枯。
老布在余家只住了五天。每天,余海风都会抽出时间,和老布说一会儿话。
余海风说得最多的,还是当前的世道。他说:“现今的中国,庸官当道,贪官横行,好人受到迫害,民不聊生。主为什么不惩治那些恶人?”
“会的。”老布说,“主不能容忍人世间的罪恶,所以,一定会惩治他们的。”
“那么,这个惩治,什么时候会到?”余海风问。
“惩治已经开始了,只不过,大家被眼前利益蒙住了眼睛,看不到惩治已经开始。”
最后那天,老布或许真有什么预感,见到余海风时,他从枕头下拿出一本书,递给余海风:“这本《圣经》,送给你!”
余海风心中想自己不认识英文,给自己有什么用呢。接过之后,约翰·布鲁尼继续道:“我在一些重要的地方用汉语注释了,本来想全部注释的,可惜没时间了……”
余海风安慰他说:“老布爷爷,您会好起来的。”
老布微微一笑:“我是主的使者,我一生都交给了主,所以,我一生为主传播福音,从来只是帮人,不会求人。现在,我想最后求你几件事。”
余海风说:“老布爷爷,你说,什么事,我都替你做。”
约翰·布鲁尼说:“第一件事,我死后,在我的坟前种一棵树,一棵茶树。”
余海风说:“好。”
约翰·布鲁尼翻出那个木十字架:“我死后,把这个十字架插在我的坟上。”
余海风以为老布求自己办的是什么大事,没料到都是这么小的事,心中说不出是一种什么滋味,只是重重地点头。
“还有最后一件事。”老布说,“我在洪江这么多年,只收了两个教徒。我死后,除了参与埋葬的人,追悼会只能你们两个人参加。我知道,王顺喜腿脚不方便,他如果不能参加,就算了。只要你一个人去就行了,我求你站在我的坟前,画一个十字,说一声阿门。”
余海风说:“老布爷爷,我答应你,我都答应了。”
约翰·布鲁尼:“好了,孩子,我累了,让我休息一会儿!”说完,他微微闭上眼睛,嘴角挂着微笑。
余海风随意翻开《圣经》,只见一行小如豌豆大小的字:恶人必被自己的罪孽捉住,他必被自己的罪孽如绳索缠绕。他因不受训诲,就必死亡!
余海风又翻了翻,合上书,见约翰·布鲁尼一动不动,他低声喊道:“老布爷爷,老布爷爷!”
约翰·布鲁尼一动不动。
余海风微微一怔,把食指伸到他的鼻子下,发现他已经没有了呼吸……
一个外国人死在自己家里,毕竟是一件大事,余海风一面派人去报官,一面安排老布的后事。
听说老布去世的消息,胡不来终于出山,和王顺清一起到了余家。胡不来本能地觉得,老布去世,很可能是一次机会,因此,他需要亲自去了解相关细节。
他对余海风说:“老布虽为外国人,可是一个善人,他在洪江做了不少好事,在洪江有很多朋友。这样一个人走了,我们洪江,一定要让他风光下葬,入土为安。”
余海风摆了摆头:“老布爷爷是主的信徒,主的使者,他对生死的看法,和我们不一样。”
王顺清问:“怎么不一样?”
余海风说:“他们只能信主,才能参加葬礼。”
王顺清说:“老子日他个乖,哪里去找信主的人?没有信主的人,不是不能下葬了吗?”
余海风说:“我信主。”
胡不来和王顺清相互看看,又看余海风。胡不来问:“你的意思是说,你一个人给他送葬?”
余海风说:“挖坟和抬棺,我会请几个人。”
胡不来突然有了主意,平常,余海风身边总是有很多人,这次,他只是一个人。如果打他个伏击,神不知鬼不觉。
出殡那天,除了抬棺的人,只有余海风一个人送葬。没有响乐班子,也没有道场法事,甚至没有人扎纸幡散纸钱,自然也没有连接不断的鞭炮和哭丧,没有披麻戴孝。余海风主持的这场葬礼,和中国人的葬礼就是不同。当然,余海风也不知道主的信徒到底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葬礼,他只是有点想当然,凡是中国人的,他都不搞。有一点,他没有按照老布的要求做,他把老布的那个木十字架嵌在了棺材的最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