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有人真心剿匪,有人假意销烟(第13/29页)

“我这里是一点货都没有。关键看顺喜那里,不知他有没有货。”王顺清说。

“你告诉他快点把货出手。但是,只能秘密地做,千万不要告诉其他人。”胡不来说,“这件事非常重要。古大人是个很精明的人,他如果知道有风声透出来了,一定会查的。那样,我们就被动了。”

“顺喜那里,存货恐怕不会少。”王顺清说。

“我知道你怕亏本。这事,不能侥幸。”胡不来说,“还有,我会向古大人争取,洪江的禁烟,由你主持。只要命令一下来,你立即带人去查封张祖仁的家产和他的八间烟馆。他那五杆象牙烟枪,你千万别搞丢了。”

“要不,我们三个人,一个人分一杆?”王顺清试探地问。

“不行。那个,我有用。”胡不来说。

“老子日你个乖,你难道想独吞?”王顺清几乎是跳了起来。

“想什么呢?”胡不来说,“张祖仁家有多少家产?如果那五杆烟枪你都舍不得,还能得到他的那些家产?与他的家产相比,那几杆烟枪,又算得了什么?”

“那也不能不明不白啊。”王顺清说。

“有些事,还是别弄那么明白的好。如果要清清白白,张祖仁的所有家产,全都要登记造册。你自己想清楚,明白了,对你有什么好处?”

王顺清在官场这么多年,许多道理,他是懂的。听了胡不来一番话,他不出声了。

胡不来说:“不会当官的人,只知道赚一种钱,会当官的人,所有事,都可以赚钱,而且,要赚得理直气壮,顺理成章。”

王顺清故意装糊涂:“怎么赚?”

胡不来是师爷,属于官场边缘人,自以为对官场十分了解,但与王顺清这种浸淫官场十几年,揣着明白装糊涂的人相比,还是有些距离的。胡不来并不完全了解王顺清心中所想,还以为王顺清糊涂,当了十几年官,连门都没摸清。胡师爷于是当师爷,对王顺清说:“这件事,你先摸个底,造个册,把整个洪江与鸦片有关的人,全部分门别类,每一类都记载清楚。”

王顺清说:“这个事,要完全搞清楚不容易。但如果把大部分搞清楚,还是不难的。”

胡不来说:“我想,主要有这么三类。第一类,鸦片销售商,比如自己运输的,以及接货以后在当地或者外地销售的。”

王顺清说:“这一类,主要是西先生,他是西洋人,难道也要对他动手?”

胡不来说:“西先生这件事非常特殊,先看一看,等我想好了,再告诉你怎么处理。除了西先生以外,我们要在洪江找几个典型。这件事,只要你我有数就行了,这几个典型,肯定是要杀头的。”

王顺清吓了一大跳。这十几年来,他确实搞了不少钱,但为了谋财而害命的事,他可从来没有干过。眼前这个胡师爷,为了自己捞钱,竟然连人家的命都要,太可怕了。这话,他自然不能说,只能在心中认定,此人实在是太危险了,一定要想办法将他从身边搬走。

胡不来说:“这些人,如果不死,要搞他们的财产,不容易。毕竟,他们活着,财产就是有数的。只有他们死了,财产多少,没有任何人清楚。这样,我们的余地,才会大得多。”

王顺清轻轻地哦了一声。

胡不来接着说:“还有一种人的钱可以搞,就是那些吸鸦片的人。如果把他们抓起来,他们就生不如死。让他们的亲属缴一笔钱,才能放人。”

花蝴蝶说:“这真是个赚钱的好门路,那些抽大烟的人,根本不可能戒掉,就可以抓了放,放了再抓。”

胡不来说:“花妹妹说得对。这是一门很好的生意,可以一直做下去。”

王顺清说:“按你的意思,这烟会一直禁下去?如果一直禁下去,这笔生意,大概做几年就没有了。”

胡不来摆了摆头:“我估计,根本禁不下去。”

王顺清又是一惊:“禁不下去?”

“你不看看现在是什么世道,你也不看看,都是些什么人在谈禁烟。”胡不来说,“这个世道,到处都是贪官。贪官肯定不希望禁烟,只是一小部分清官闹着禁烟,当然,也有一部分贪官,看到禁烟有利可图,就跟着一起闹。这些人,能成什么气候?他们还能把天下的贪官全杀光了不成?杀不光,贪官就会杀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