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故技重施(第18/21页)

秦博文不知黄庭长怎么对那些旅游胜地感起兴趣来,说:“黄庭长真是见多识广。了解你的人知道你是法官,不了解你的人,还以为你是办旅行社的。我算是服了你了,旅游知识那么丰富,如数家珍。”黄庭长说:“旅游知识丰富有什么卵用?都是人云亦云听来的,那些地方我可一个都没去过。”

说了一上午旅游,黄庭长也没给秦博文机会说自己的事。有两次秦博文已将手续拿到手上,黄庭长又被人喊了出去,他的阴谋又没得逞。最后那次,黄庭长从外面进来后,已是下班时间,他连屁股都不落椅子,说:“今天跟秦老板谈得真愉快,以后有空常到法院来坐坐,我还得多多向你讨教哟。最好是能跟你一起出去走走,一定大长见识。”

出了法院,秦博文仔细琢磨黄庭长的话,发现他今天说到的旅游胜地,都是那次自己陪执行庭张李法官他们走过的地方。黄庭长还明确说过,最好跟你出去走走,莫非他也想像张李两位那样,让自己陪着沿那条黄金路线走上一趟?

刀把子握在人家手里,秦博文没法,只得到维都市旅行社了解了一下,他们刚好有跑江西安徽和江浙方向的线路,而且有两飞,一是维都飞南昌,二是杭州飞维都,其余都是坐船,也就是说不用坐汽车和火车,这比那次陪张李他们的走法舒服多了。经济上也合算一些,人平不到九千,如果是黄庭长和自己两人,共计不会超过两万。

有了这个初步设想,秦博文就打电话套黄庭长的口气,邀请他出去走走。不想黄庭长却说:“我手头的案子堆积如山,哪有时间出去跑?那天跟你说到旅游,是因为我老婆上个月曾领着她的父母也就是我的岳父岳母,到东南几省走了一趟,回来跟我说起那些地方的美景,让我大开眼界,我才顺便在你前面吹起了牛皮。真是没法子,我老婆只管尽她的孝心,却不考虑他们跑一趟花的三万多元,都是我从亲戚朋友那里借来的。我一个工薪族,不吃上七年八年的萝卜白菜,还得了这笔债务吗?”

原来黄庭长是要你给他解决那三万多元。

想起这个数比自己预想的两万元还多出一万多,秦博文止不住脑门充血,天没黑就躺到床上,生了几个小时的闷气。

卓小梅将秦博文那只发凉的手塞进被子,说:“黄庭长这里是最后一道关卡,再怎么你也得咬咬牙跨过去。”秦博文说:“我初步算了一下,为那四十多万元,我请吃请喝请玩请旅游和送红包,已花了十三万多,原想再花上两万,陪黄庭长出去走一趟,总数控制在十五万左右,就把这事作个了结,不想姓黄的开口就是三万多,我真的承受不起了。”

都说法律是社会的良知和底线,不想在这些人手里,法律竟成了敲竹杠的最方便、最有效的手段。卓小梅有些绝望。却不敢在秦博文前面有丝毫表露,怕他丧失掉最后一点耐心,做出什么过激的举动来。只得说:“你打算到哪里去凑这三万元?”秦博文说:“花出去的那十三万多元,除你二哥给了一部分,其余都是从外地办公司的大学同学那里借的,再找他们,我已没法开这个口,只得另外想办法。”

卓小梅想起城西正在搞拆迁,父母家因在拆迁范围之内,已得到部分拆迁预付款,便说:“这世上恐怕没有比向人借钱更为难的事了,还是跟我回一趟城西吧。”秦博文说:“那不行,老人家的钱是以屋破家毁做代价换来的,以后安置新家还要花不少钱,我怎么好意思向他们伸手呢?”

这便是秦博文,脱不了书生气。在世人的词汇里,书生气自然是个贬义词,因为大家都变得越来越聪明,越来越练达,书生气只有在秦博文这种人身上才偶尔得见。江山易改,本性难移,秦博文尽管历经磨难,却仍然没法被世俗完全同化。卓小梅其实是喜欢秦博文这种书生气的,也许茫茫尘世,只有在还有些书生气的人身上,才寻得着些许良知。

这么想着,卓小梅迷糊起来,不知不觉睡了过去。

天亮醒来,秦博文已经不在床上。他肯定是到哪里弄钱去了。不过卓小梅没再去多想秦博文的事,从被子里伸出手来,要去开床头柜上的手机,看是不是到了上班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