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第8/10页)
谷雨生嫌秦主任说话绕弯子,要他快汇报袁老师的情况。秦主任说:“据说袁老师身体还可以,平时还吟诗作赋,以自如自乐,又喜爱红学,说起《红楼梦》来津津乐道的。还有一点,李森林当年就是袁老师的得意门生,他至今提到李森林还引以为自豪呢。”谷雨生叫起好来,想不到事情竟然这么巧。催秦主任继续往下说。秦主任语气一转,说:“只是这个袁老师生性有些孤傲,轻易不肯与外人接触,连张校长要去拜访他,他都不肯一见。”
好不容易冒出一个欣赏李森林的袁老师,却是这么一副德性,也是无奈何的。沈天涯说:“昌永有没有懂诗词和红学的?不是说酒逢知己饮,诗向会人吟么?以向他讨教诗词和红学的名义接近他,也许能见效。”秦主任说:“现在是个吃喝玩乐的时代,谁还肯坐在书斋里读古诗看《红楼梦》?大家都是我这样的粗俗之辈,袁老师曲高和寡,才有理由瞧不起我们这些俗不可耐之徒。”
三个人一时都没辙了,只恨自己平时不用功读书,书到用时方恨少,碰上有学问的人竞没法跟人家沟通。沈天涯说:“过去我确实背过一些唐诗宋词,却浅尝则止,不求甚解,看来还应付不了袁老师。红学虽然高深,平时也接触过一些,什么假语真言,什么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什么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功名忘不了一类,还说得上几句,万一找不到合适的人选,也只有我们去袁老师那里碰碰运气了。”
谷雨生感到有些意外,盯住沈天涯说:“我们又不是学的中文专业,你是怎么懂得这些学问的?”沈天涯说:“我是平时没事看杂书看的,哪里谈得上什么学问?”谷雨生说:“那好,我们定个时间,以向袁老师讨教诗词和红学为借口,到他那里去试试深浅。”沈天涯说:“给我两天时间,我得好好想想,最好是拟幅与校庆有关的对联作为敲门砖,取得袁老师的好感,否则把事情搞砸了,袁老师对我们有了戒心,却没戏了。”
沈天涯琢磨了好久,想起了个游长江来,便给他打了一个电。话,说紫霞寺有一眼紫霞泉,水质世间少有,问他愿不愿意上山就着活水煮茶。游长江说:“我也在易水寒那里听说过紫霞泉,早就想去取水煮茶,现在你在昌永,不是更方便了么?你什么时候接见我们?”沈天涯说:“什么时候都可以,但有一个条件。”游长江说:“原来你是有条件的。离开昌都几日,你就不是从前的沈天涯了。”
沈天涯知道游长江只要有好水煮茶,要他做什么都是可以的,故意说道:“你不想来就不来得了,我要挂电话了。”游长江忙说:“别挂电话,你说什么条件?”沈天涯笑了,说:“给我写一幅对联,写成后,请你来昌永。”游长江说:“我以为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呢,好说好说,写什么?”沈天涯就把昌永一中准备搞建校五十周年校庆的事说了说,别的要求没有,只要与昌永一中相吻合就行了。游长江问了一些昌永一中的基本情况,要沈天涯给他三天时间,保证有一幅他满意的对联给他。
游长江能答应下来,沈天涯心上一块石头就落了地。他知道游长江的时文写得不怎么样,但古文功底却相当深厚,写幅对联是不在话下的。果然三天后,游长江就通过电话,把他撰的对联告诉了沈天涯,沈天涯当场做了笔录,然后喜孜孜拿着去给谷雨生过目。谷雨生一看,见对仗工整,平仄相合,用语讲究,意思也跟一中情形十分贴切,估计袁老师那里还过得去,很是高兴。游长江的对联是这样的:赓扬溪峒遗风,赢得儒林璀灿,看滔滔昌江,从来后浪推前浪;打造黉门特色,啤来桃李芳菲,数济济英才,总是先生启后生。
谷雨生当即找来秦主任,要他拿着这幅对联去找张校长,就说是专为校庆所撰,要他设法交给袁老师,请他过目斧正。
不出两天,秦主任和张校长就屁颠屁颠跑了来,告诉谷雨生,袁老师一见这副对联,就赞不绝口,说是这个年代还能看见如此上乘对联,真是大幸。当听说作这对联的人是一个三十多岁的年轻人,袁老师更是惊讶了,万万没想到当今之世还有功底这么深厚的旧学后生,表示一定要跟撰对联的年轻人一见。谷雨生这才想起他见到这幅对联时,也没问过为谁所作,这一下袁老师要见此人了,才对沈天涯说:“不是你写的吧?”沈天涯如实作了回答,说:“我这就邀请游长江到昌永来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