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第8/12页)

三个人说了些村里村外的事情,外面一阵鞭炮响过,祝村长女儿过来喊他,说是家里来了拜年的客人,祝村长就把两个人留在房里,说:“你们还聊聊,我就少陪了。”转身走了出去。罗小扇望望祝村长身旁那一荡一荡的空袖子,问沈天涯,祝村长的手是怎么回事。沈天涯告诉她,就是去年修路放炮炸的。罗小扇就不免感叹,说祝村长真了不起,为了村上的事业,连手臂都献了出去。

沈天涯又说了些乡下的奇闻异事,说得罗小扇眼睛睁得溜圆,说:“你对乡下的事怎么知道得这么多?”沈天涯说:“我在乡下生活到十八岁才考大学出去的,乡下的什么事不知道?”罗小扇就略有所思道:“乡村出身的人是幸运的,有根可寻,不像城里出身的人无根无基,没有故乡可言,总觉得漂浮在水面似的。”沈天涯说:“你不是在做诗吧?”罗小扇说:“我做什么诗?这是我的切身感受,不知道自己的故乡在哪里,所以我很羡慕你,你身上留有这么多的乡村情结,像你这样从乡下走出去的人,才那么实在和朴素,上进心强,吃得起苦,像你这样的人,就是让你变坏恐怕也坏不到哪里去的。”

沈天涯望着罗小扇,脸上表情怪怪的,说:“你是认为我们把十六万元钱送到了这里,有些崇高吧?”罗小扇说:“谁说那十六万元了,你别神经病!”沈天涯沉吟道:“那十六万元本来就不应该属于我们的,我们是让它物归原主啊。”罗小扇说:“这道理我懂,用得着你给我上政治课吗?”

沈天涯瞧一眼窗外茫茫夜色.又说道:“你最好别给乡下出身的人贴标签,你知道原四川乐山市副市长李玉书吧,他五岁便死了母亲,是嚼着泡菜下死功夫考上大学,才跳出农门的,他这个乡下人怎么样?有据可查的贿金贿物达八百九十多万元人民币,还有三百多万元来源不明,有名有姓的情妇数十人,连帮他洗钱的弟媳他都不放过。”

沈天涯显然有些愤慨了.又怕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才努力放低了声音说道:“你知道明代有一个大戏剧家汤显祖吧?”罗小扇说:“知道一点,《牡丹亭》不就是他写的么?时人称他文章超海内,品节冠临川。”沈天涯说:“对,看来你对他还多少有些了解。他有一个做人的四香准则,叫傲不乱财,手香;不淫色,体香;不诳讼,口香;不嫉害,心香,深为时人所称道。”

罗小扇莞尔一笑,说:“这四香准则总结得不错,完全应该写进财政局思想政治工作学习读本里。”沈天涯说:“你还知道前两年汤显祖的家乡江西出了一个叫胡长清的常务副省长么?他刚好有四臭:乱扎字,手臭;乱淫色,体臭;乱许愿,口臭;乱敛财,心臭。这个胡长清就是乡下人,是洞庭湖边泡大的。你看看,像李玉书和胡长清这样的东西,坏起来难道比城里人逊色么?人的好坏可不能以出身论啊。”

说得罗小扇频频点头,说:“你说的也是事实,这些人出身都很苦的,通过奋斗,好不容易出人头地,怎么一眨眼就成了臭狗屎了呢?”沈天涯说:“只能有一种解释,就是失去制约的权力和非法聚集的金钱有一种特殊的魔力,最容易让人异化。”

也许是意识到这样的话题过于严重了,两人都觉得心情有些沉沉的,一时不知说什么好了。最后是罗小扇打破沉默,笑道:“今天我们这是怎么了?本来高高兴兴的,一扯就扯到这些不着边际的事情上去了。”沈天涯也自嘲地笑道:“也是的,那么重大的问题也不是我们这些小民要操心的,就是操心也是瞎操心,对这个庞大的社会丝毫作用都起不了。好吧,莫谈国事。”罗小扇说:“这就对了。”

为了撇开那些空洞的话题,沈天涯再次将这个新房打量了一番,深有感触道:“小扇,我说我们这一趟楠木村之行是很值得的,这个洞房,人家新郎新娘一次都没用过,却被你占用了,这可比住进星级宾馆里的总统套间还要荣幸啰。”罗小扇说:“是呀,我结婚那阵好简单的,一个十三四平米的小房子,一张窄窄的木板床,就应付过去了,哪有这么隆重。”沈天涯说:“今天你就做一回新娘吧,补回来。”罗小扇说:“什么新娘?那你要给我找一个新郎。”沈天涯说:“还找什么?远在天边,近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