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改革和换血(第2/6页)

“事业、行政的养老金制度都要改革,但要一步一步来,抓大放小,缓和各种矛盾,不能为了扩大内需人为地培植特权中产阶层,三千万,在全国十几亿人口里占几个百分比?扩大中产阶层,不是要拿国家的财政去刻意制造。”

李木奇喝了口茶,微笑看着程朝伦,说道:“你的中长期目标太笼统,大多数人还是只看眼前嘛。在这一问题上,我们不能仅从减轻财政负担的角度考虑,降低事业单位养老金,带来的结果必然是向低水平看齐,从而大幅度降低现有人员的养老标准。这有违建立社保的目的,也会引起人们对改革正当性的质疑,不利于养老保险改革的推进。我们现在在逐年提高企业离退休人员的养老金标准,今后还应继续提高,直到最终缩小与行政和事业单位的养老标准差别,这个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

唐逸喝着茶水微微点头,李老和程朝伦说的都很有道理,只是看问题的角度不同而已。

程朝伦和李老的争论只是小插曲,大多数与会专家都是依次序论述自己的观点,很多专家都准备了自己的学术报告,毕竟这次内部研讨会意义非比寻常,国务院副总理、国家行政学院院长、国务院劳动保障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石寓言亲自参加并听取会议讨论,可以说这次会议对共和国养老制度的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

在几名专家学者论述了自己的观点后,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贾曙光教授则很重点地讲了讲财政的压力,讲了讲农村养老保险的财政缺口,几十年后,那将是一个极为恐怖的数字。

唐逸没怎么参加讨论,只是将自己写的千来字的分析农村养老制度的文章照本宣科念了一遍。不过在唐逸发言时,大家都很认真地听,很想知道这位炙手可热的年轻高官对一些争议比较大的改革到底是怎么一种观点。

在唐逸略微低沉又带有一丝说不清的穿透力的声音在会议室响起的时候,石副总理也放下了手里的文件,很专注地听着唐逸的论点。

会议结束时是下午三点多,仅仅一次研讨会自然不会有什么定论,但总体上,与会人员能感觉出国家改革养老制度的大方向,平衡行政、事业、企业单位的养老保险制度将是未来一段时间国家重点考虑的问题。

国家行政学院会议中心是一座银白色建筑,气势恢宏。

唐逸和程朝伦边走下会议中心前宽阔的台阶边交换意见,台阶两旁,苍松翠柏随风轻摆。

“唐主任,石总理的车。”程朝伦微笑提醒唐逸,唐逸转头看去,才发现几辆黑色奥迪停在台阶下,在阳光下锃亮锃亮的。

石副总理站在车边,在和人讲电话,挂了电话,回头看到了唐逸,微笑对唐逸招手,“一起走吧,我也去你们委里。”

唐逸笑着点点头,侧头和程朝伦说了几句什么,快步走向奥迪。

程朝伦看着唐逸和石副总理坐进奥迪,一辆辆小车缓缓驶离,微微一笑,走向后面驶来的桑塔纳。

奥迪异常平稳地行驶着,车内有淡淡的檀香,石副总理拿出烟递给唐逸一支,是过滤嘴加长的小熊猫,唐逸笑着摆摆手,“石总理,我准备戒烟呢。”唐逸知道石副总理是不大喜欢吸烟的。

石副总理笑了笑,“戒烟好,戒烟好嘛。”顺手将烟收了起来。

“你那篇文章意犹未尽啊。”石总理微笑看着唐逸。

唐逸笑道:“提纲式的东西而已,养老制度改革,对我们是个新挑战啊!”

石总理微微点头,叹口气道:“在外界看,是权力和利益的博弈,有这么简单就好喽。”说着话看了眼窗外,终于忍不住拿出烟,点了一支,似乎有些烦闷。

深深吸了口烟,石总理道:“从九零初我们就提出了建立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为特征的职工养老保障体系,为什么十几年过去了,还没有完全建立?这是因为某些城市在旧体制中有利益的机构和个人的阻挠和反对。”

唐逸默默听着,他知道,石总理乃至整个学院体系都是很想解决一些社会顽疾的,但改革是何其难?京城发出去的政令,到了地方上很容易就变了味道,到了县乡一级,很多利益圈子自有一套解读中央政策的方式,就算近在眼前的京城班子,不也曾经抵触过国务院文件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