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怨自艾(第2/14页)

书生的桌子并没有上漆,上面盖了一块白布,桌上的笔筒貌似是从劝业场所买的,笔筒里放着晋唐小楷笔、狼毫笔、钢笔与小刀。掉了头的龟形水盂和红墨水放在了一起,牙膏盒很扎眼地放在文具之间。刚才还在读西洋的书生,看上去才二十出头,头发刚刚剃过,长了一张端正的脸孔,眉毛浓密,眼睛漆黑有神,长相可谓相当清雅。不过他身上穿着细条纹的棉衣,扎着白色的腰带,以及他所坐着的绿色垫子,都不免透出一股土气。此刻的他,弯着身子抱着头,还保持着读书状。

夫人一言不发地将手里的饼干放在书生的桌上,问道:“熬夜的话,务必要做好防寒的准备呀。你这儿的开水都已经很凉了,炭火也好像萤火虫微光,不觉得冷吗?算我多管闲事吧,你真是太不会照顾自己了,来,把炭炉递给我!”

书生闻言,受宠若惊,忙说:“哎呀,是我太懒。让您见笑了。”

夫人并不喜欢书生跟她客套,直接像装桃子一般往炭炉里放入木炭,一边说:“我挺乐意的。”

夫人有点显摆的意味,她小心翼翼地夹起书生那些萤火大的木炭,放在已经堆好了的木炭上面,随后拿起旁边的报纸折了三四回,在一旁轻轻扇动火苗。很快,噼里啪啦的火苗燃烧起来,火炉也逐渐温热了起来。夫人好像做了一件什么了不起的事,把火炉推到书生身边,说:“前夜,过来取取暖吧,今晚真的很冷。”她的手放在藤蔓编织的火炉套子边沿,白皙柔嫩的手上戴着闪闪发光的戒指。

千叶很是惶恐,来回地说着“费心关照,实在不好意思”, 一边又不停地行礼感谢。书生不由得想起了在家乡时,姐姐代替母亲照顾自己的情景,心想:夫人尊贵,乡下的姐姐自然跟人家无法相提并论,只是当初我考中学前每天熬夜苦读,家姐也曾对我说过类似的话,似这般关心我。为了让我暖和一点,还特意做了荞麦面汤给我吃。唉,时光易逝,往事只能回味。如今夫人的恩情也让我感激不已。

书生想起平日里夫人对他的种种关照,受到触动缩紧了肩膀,整个人突然毕恭毕敬地坐在那里。

夫人还以为他是怕冷,关切道:“你的外褂还没做好吗?让阿仲帮你赶赶吧!这么冷的晚上,只穿一件棉衣可吃不消。你要注意身体啊,万一着凉了怎么办?以前寄宿在这里的书生名叫原田,跟你一样读书刻苦,早晚都不松懈,就连去曲艺场所听一次漫才的时间都没有,每天像个书虫一样眼里只有书,读书读到这种程度,已经不是让人钦佩,而是让人感到害怕了。之前他一直还好好的,结果就在快要提前毕业的前夕,忽然脑袋患了病,我特意找来他家乡的母亲来照料,可是尽管如此,休养了两个月后仍然有些神志不清,不见恢复。这件事回想起来也是蛮痛心的,说起来他这就是读书读傻了。因为发生过这种事情,看到用功过度的人难免有些想法。虽说我也看不起懒汉,但你也别过于刻苦努力,到时候也读傻了就不好了。我听说你们家就你一个儿子,父母已经过世,如果你得了病,你们千叶家可就无人继承家业了,更别提什么光耀门楣了。我说的有道理吗?”

夫人觉得自己的身世和书生有些同病相怜的地方,便发自肺腑地劝告他。千叶听了一直不停回复:“是!是!是!”

夫人站起身,脱下自己的外褂,披在了书生背上,说:“我就不打扰你读书了,你尽量早点休息吧!我回卧室就睡了,这会儿稍微受点冻也无妨。你就披着吧,要是跟我客气我就不高兴啦!我比你年纪大,你就应该乖乖听长辈的话!”

千叶感受到背上的外褂还残留着夫人温暖的体温,以及一股麝香的香气,诚惶诚恐,激动得说不出话来。

“很合身嘛!”夫人微笑着,拎着提灯走出了房间,这才注意到,灯里的蜡烛已经烧了近三分之二。

寒风凛冽,穿堂而过。

每天清晨,公馆的院子里总会升起一股烧枯叶似的残烟,经过叶落的冬日树梢,游荡到后巷的店铺之间。人们只要看到这烟气,就知道,哟,金村家的夫人醒来啦!

夫人有个独特的习惯,如果早饭之前不好好沐浴更衣洗漱一番,就好像少做了什么事,感到做什么都像有气无力,连拿筷子的劲儿都没了。别人听说这件事,自然是觉得夫人爱梳妆打扮的缘故,不过夫人自己却打心底讨厌自己的这个坏习惯。话虽如此,家里的佣人们可是顺着主人的习惯来,就算夫人没吩咐也会主动地劈柴烧火,准备好热水,每天清早到夫人的枕边报告:“夫人,洗澡水已经烧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