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章 妈妈一定是念着您的名字死去的(第6/24页)

方子衿叫了一声周校长,又叫了一声余老师,便尴尬地站在那里。房间里一灯如豆,除了一张木板床几条破凳子,家徒四壁。说是新婚,别说锦衣锻被,就连一片红纸都没有。倒是两顶又高又尖的帽子,摆在床头的那张桌子上,像是两个站岗的士兵,拱卫着上面墙上的毛主席像。周昕若搬过一条凳子放在方子衿面前,说,子衿,你坐吧。方子衿坐下来。余珊瑶则在房间里到处翻找,周昕若问她找什么,她说,子衿是他们唯一的客人,红糖水总得喝一杯。周昕若一脸的尴尬,说没有红糖。

三人于是坐在房间里,方子衿坐凳子,周昕若和余珊瑶坐床。好一段时间,大家谁都没有说话,不是无话可说,而是话太多了,所有的话都不能轻易出口。过了不知多长时间,周昕若先打破了沉默,问她,最近去看过秋生?从北京回去的时候,她顺道去看过他。因为周昕若被打倒,他受了些影响,不让他在车间干了,放他去看仓库。他倒是达观,该吃就吃,该睡就睡。烟厂搞运动,批斗走资派,他照例要去站台。人家要他低头认罪,他就低头,还问人家,这样行不行?还要不要再低一些?人家喊口号,打倒陆秋生,陆秋生罪该万死,口号一落,他便跟着喊,打倒陆秋生,陆秋生罪该万死。他平常人缘好,倒也没人为难他。

余珊瑶问:“他还是一个人?”

周昕若知道这话戳了方子衿的痛处,盯了余珊瑶一眼,转头对方子衿说:“你女儿有十岁了吧?怎么没带她一起来?”

方子衿说:“带来了,留在韩场长家里。”

周昕若说:“韩场长好人啊,好人啊。”

方子衿忍不住说了句:“这年头,好人落不到好。”

刚说出这句话,她就后悔。周昕若和余珊瑶显然都被她这话吓了一跳。于是,三人再一次陷入沉默。

坐了一会儿,大家都觉得尴尬。方子衿站起来,掏出十块钱,说我是临时来的,也没什么准备。你们自己随便买点什么吧。说过之后,将钱往桌上一放,也不说告别的话,转身便向外走。周昕若站起来,抓了桌上的钱,要追上去还给她。她已经拉开门跨出去,并且返身将门关上了。门里,余珊瑶说,算了,别追了,别人看见不好。

方子衿快步向前走,眼泪止不住哗哗地往下流。她也说不清为什么,就是想流泪。走到前面的路口,见大槐树下站着一个人,正在那里抽着烟。韩大昌说,怎么不多说会儿?方子衿说,心里憋得慌。话音出口,才知道自己原来带着哭腔,便收住话头,不再往下说了。韩大昌轻轻叹了一口气,似乎想说什么,临时又改了口,指了指夜幕深处,说,我去那边抽袋烟。

她看着他向前走去的背影,看着他面前那隐隐约约的火光。她知道,他说要去抽袋烟,只不过一个不太高明的托词,或许自己和余珊瑶他们呆在一起的这段时间,他一直站在老槐树下抽烟吧。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有时候真的不需要语言。此时,她倒觉得眼泪一下子干了。这个世界,没有人同情或者怜悯眼泪,所以每一个人都想当强者。到底什么样的人才是真正的强者?是像胡之彦彭陵野那样在台上跳得欢的?还是像周昕若、余珊瑶、陆秋生这样被打入生活最底层的?抑或是像韩大昌虽然不顺,却倔犟地伸直了身子的?她是真的好迷惘好糊涂,人生的目标到底是什么?是为了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如果真有那一天,她和余珊瑶这样一些人,日子会是什么样的?她不怀疑那些红卫兵小将一腔热血,可胡之彦彭陵野这些人呢?他们革命他们造反,真的是为了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目标?她的脑中突然冒出一个政治术语:机会主义者。不错,胡之彦和彭陵野都是机会主义者。靠这样一些机会主义者的革命,共产主义能实现吗?

她擦了一把脸,抬头看看天。天黑沉沉的,没有月亮也没有星星。微风带着寒意,在大地上滚动。或许要下雪了吧。她抬起腿,向不远处的那个身影走去。韩大昌没有回头,见她跟了上来,抬腿向前走。她说,可能要下第一场雪了。韩大昌说,是啊,这一年又过去了。方子衿突然想到了孔子站在川上所发的感叹,逝者如斯夫。逝去的是什么,迎来的又是什么?逝去的是岁月的沉重,迎来的,或许是更深的苦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