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章 想当初,如果嫁给了他会怎样?(第18/19页)

爬到王家峡子,已经是薄暮时分。县委有关领导早已经在这里支起帐篷,帐篷门前竖着一根大柱子,柱子上挂着一盏汽灯,灯下是一块牌子,上面用黑字写着“前线指挥部”五个字。紧挨着指挥部的帐篷旁边也竖着一块牌子,上面写着医院的字样。所谓医院,只是一块布拉成的简易棚子,公社卫生院正在里面紧急抢救。外面还有很多待抢救的伤者,全都躺在雪地里,没有地方安置。王文胜他们来到这里一看,傻眼了。这里是野外,从平整度看,可能是一片庄稼地,四周无依无傍。他们走得急,只带了医疗用具,根本没料到这里需要的是野战医院。王文胜站在这里不知所措。方子衿见识多一些,看一眼周围那些早已昏迷不醒急待救护的人,对他说,应该再多叫一些人来,将这些人的衣服全脱光,用雪在他们身上搓,一直要搓到身体发红。所有人必须经过这样的第一道救治工序之后,才能抬进室内进行第二步救治。因此,必须马上搭建临时病房,需要足够的取暖设备。

王文胜部署之后,转身去指挥部要人要物。县医院所有的医生开始行动,将那些救起的人先脱去上衣,用雪在胸部搓擦。戴着手套做这事不灵便,他们不得不脱了手套,裸手工作,不多一会儿,双手便已经失去知觉。

王家峡子是一个很大的村寨,有二百多户人家,村寨两边是两座高山,中间形成一道峡谷。沿着两边的山坡,密密匝匝建满了房子。只有少数人家的房屋是石块垒成的,大部分人家住的是干打垒。干打垒是一种土坯房,建的时候,用两块木板制成的模子放在地上,模子的中间是空的。人们往模子中部的空间灌土,再用木槌一点一点地夯实。这一块模子夯好之后,往往要放置几天,等泥土完全干实了,才取下模子,接着往上建的。这种房子毕竟是泥土的,风吹雨淋,日晒夜露,牢固性随着时间而降低。

这次大雪,最初并没有风,可这峡谷正是风口,平时外面无风的时候,这里总有二三级风,许多雪便往这里刮。雪太大,山便被大雪封住了。今天凌晨,其中一座山承受不了如此之多的雪,大量的雪夹杂着泥土山石,翻滚而下。雪崩发生时,王家峡子的人们尚在梦乡之中。峡口有一户人家,担心自己帮生产队养的牛,从床上爬起来去牛栏里看,结果听到雪崩的声音,发觉有异,拼着命往家里跑,一面大叫。叫声惊醒了部分人,而滚动的雪迅速将这个村子埋住了。峡口的雪毕竟浅,他们各自挣扎,最先爬出来的又相互在雪里挖,将自己家人救起并且救起周围几户邻居时,天已经大亮。再看看这道峡谷,除了雪什么都看不到。几个人商量了一下,分别派了几个人去公社以及周围的生产队求援。

公社一面组织人员赶来抢险,一边向县里报告。

方子衿正用大团的雪猛搓着面前这个女人的双腿,突然听到一个熟悉的声音在大声地宣布:县医院的医生同志们请注意,总指挥部、县团委、县人武部、县公安局的帐篷改成临时诊室,请你们去那里工作。这里的初步救治,由护理组的同志带领县团委以及县公安局的同志接替。方子衿站起来,一边搓着已经麻木的双手,一边向前望去,大汽灯下是一个高大的身影,正是杜伟峰。

方子衿和另一名医生进了县公安局的帐篷。病员被一个一个抬进来。有些病员被抬进来时,方子衿一看,雪搓得还不够,皮肤不够红,命令重新抬出去返工。在雪地里爬行了几个小时,到达现场后立即投入紧张的抢救之中,滴水未进粒米未食,大家的体力严重透支,完全是凭着一股巨大的信念在坚持着。紧张的工作之余,方子衿竟然想到了白长山,想到他在朝鲜的白山黑水间度过的那段岁月。或许,那时的他,比现在更艰苦更辛劳吧。一个人,在那样的环境中,竟然能够坚持几年时间,那种巨大的生命力量,实在令人钦佩。

不知什么时候,杜伟峰和指挥部的人拿着一些饼干进来。杜伟峰说,同志们,你们辛苦了,来吃点东西吧。方子衿看了杜伟峰一眼说,你还是拿走吧,这么多病人等着救治,我们哪有时间吃东西?杜伟峰对身边的同志命令说,你去通知指挥部所有人,停下手中所有的事,喂医生们吃东西。命令过后,他拿出饼干,走到方子衿面前,送到她的嘴边。方子衿看了他一眼,张开嘴,让他将饼干塞进去。杜伟峰又拿起三块饼干,塞进另一名医生的嘴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