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21(第3/4页)
[8]罗伊·罗杰斯(Roy Rogers,1911—1998),好莱坞演员兼歌手,代表作有《旋律时光》《糊涂劫车案》等。
[9]独行侠(The Lone Ranger),是一个最早于1915年虚构的形象,一个在美国西部打击逍遥法外之徒的得克萨斯蒙面游侠,已经成为美国文化中的一个永久偶像。
[10]詹姆斯·阿尼斯(James Arness,1923—2011),美国演员,1947年出演了他的首部影片《农家女》,是20世纪播出时间最长的美剧《荒野大镖客》中的男主角。
[11]电影《独行侠》中的人物,是一位印第安杀手,拯救了主角独行侠约翰之后,两人一同惩恶扬善。
[12]理查德·亨利·托尼(Richard Henry Tawney,1880—1962),英国著名经济学家、历史学家、社会批评家、教育家。曾先后任教于格拉斯哥大学、牛津大学,并担任伦敦大学经济史教授。其代表作有《16世纪的土地问题》《宗教与资本主义的兴起》等。
[13]约瑟夫·麦卡锡(Joseph McCarthy,1908—1957)),美国共和党参议员,在1947—1957年代表威斯康星州于参议院任职。从1950年开始,麦卡锡推行极端反共、排外的麦卡锡主义,因而遭到非议。
[14]多丽丝·黛(Doris Day,1922—),美国歌手、演员,美国历来最受欢迎的女歌手之一,以邻家女孩的灿烂笑容征服了影迷,有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票房皇后”之称。
[15]洛克·赫德森(Rock Hudson,1925—1985),20世纪五六十年代好莱坞最红的银幕小生、大众情人,虽然扮演的多是粗犷硬朗的异性恋男子形象,但在现实生活中是不折不扣的同性恋者。
[16]弗雷德·阿斯泰尔(Fred Astaire,1899—1987),美国著名电影演员、舞蹈家、舞台剧演员、编舞、歌手。他在舞台与大银幕上的演出生涯长达七十六年。
[17]克利夫兰交响乐团(The Cleveland Orchestra),美国主要交响乐团之一,1918年在克利夫兰音乐艺术协会的援助下创立。
[18]黛丽拉,英文为Delilah,有“妖妇,引诱男人的女人”之意。
[19]艾娃·加德纳(Ava Gardner,1922—1990),美国女演员,代表作有《赤足天使》《巫山风雨夜》等。
[20]安娜贝尔·李(Annabel Lee),爱伦·坡一首悼念早逝爱人的诗中的人物,被认为是以其妻弗吉尼亚·克莱姆为原型。
[21]玛戈·芳婷(Margot Fonteyn,1919—1991),英国著名的芭蕾舞者。
[22]嬉皮士聚居地,往往远离市区,成员们自给自足,追求简单自然的生活。
[23]自由大道(The Freedom Trail),是一条从波士顿公园到查尔斯顿之间的由红砖铺成的三公里多长的街道。
[24]老铁甲(Old Ironsides),指1812年美英战争中建奇功的美国“宪法号”军舰。
[25]哈佛广场(Harvard Square),并非一般意义上的有开阔场地的广场,而是地铁站附近的一个三角形区域,对哈佛学生来说相当于一个商业中心。
[26]库普商店(The Coop),是哈佛大学与麻省理工学院合作社的绰号,主要提供图书、纪念品和宿舍用品等为学校服务的商品,只有隶属于两个学校的人员才有资格加入会员。
[27]圣约之子会(B'nai B'rith),1843年创建于纽约,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犹太人服务组织。
[28]阿尔比派(Albigensians),中世纪西欧反对正统基督教的一个派别,是纯洁派(Cathari)的一支,因12,13世纪流行于法国南部图卢兹的阿尔比城而得名,14世纪逐渐消亡。
[29]指1967年到1970年间,发生在尼日利亚东南部城市比夫拉的惨烈内战,以及发生于1967年底的“底特律大骚乱”。
[30]米达斯(Midas),希腊神话中的人物,能点石成金。
[31]卡诺萨觐见,是教权与世俗王权之间发生的一场不流血的斗争:11世纪时,格利戈里七世进行教会改革,禁止世俗授职,结果德皇亨利四世拒绝这一做法,于是格利戈里宣布开除亨利教籍,废黜他的皇位。亨利别无他法,1077年1月,他在寒冬越过阿尔卑斯山,到意大利北部的卡诺萨,身披罪衣,赤足立于雪地之中,请求教皇宽恕。此即为闻名于世的卡诺萨觐见。
[32]原文slanty-eyed,是欧美国家对远东地区人(华人、日本人、越南人、韩国人等)的蔑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