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O 小镇姑娘(第8/9页)

“你只是刚来这里,不适应而已,等你上了班,适应一段大城市的生活,只要你肯花钱,你可以把自己打扮成任何你想成为的样子。”

她指了指客厅:

“他给我买了一个LV,我只知道这个牌子挺高级的,就跟他说,你给我买一个LV吧。我们俩去店里挑了半天,试得都有点丧气了,就买了这个,只觉得挺大挺实用的。后来发现自己也只能拎着去买买菜,总觉得自己是糟蹋好东西了,还不如随便买一个便宜的包来背。”

我不知怎么回应她的这些话。

我身边女孩儿们关于名包的苦恼,永远是“这个也想要,那个也想要,但是一个也买不起,或者紧衣缩食只能买一个”,但眼前的这个女孩儿的苦恼,恐怕是件更难解决的问题。

想了一会儿,我告诉她:

“可能你还是去读一个什么学历会好一些。不过也不必勉强刻意地去证明自己,能学着东西就行。不过我如果是你,我可能会到处去旅旅游,或者在北京多认识一些人,开拓一下视野。”

“你说的对,我就是该上学的时候没好好上学,该到处玩的时候没到处玩,现在才突然意识到,要补课,急哄哄的,也来不及了。”

我忍不住问起关于她和她老公的事。她答得很干脆:

“你是想问,我喜欢他是不是因为他家里有钱,对吧?说真的,我很喜欢他,这是真的。我要是说,喜欢他跟他家有钱没关系,你肯定要说我虚伪,但以我当时的状态,他跟我说他等了我这么多年的时候,我真的被他打动了。这么多年我一直都是为我妈而活着,我总觉得自己亏欠她太多,她如果没有我这个拖油瓶,肯定很容易地就过上新的生活。但是他突然出现的时候,我觉得好像终于可以为自己做一个决定了,这个决定纯粹是为了自己,和我妈无关。这种感觉让我抗拒不了,我必须喜欢他。”

我无言以对。想起那句著名的话:“我爱你,与你无关”,也许这个故事,也是这句话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吧。

书房朝西,被落日晒着,她把厚实的窗帘拉紧,阳光一点都照不进来,我们在这间黑黑的屋子里聊了很久。

我不愿做一个窥探隐私的人,于是放弃关于婚姻和价值观的话题,我们聊了许多关于侦探小说里的疑团,说到《无人生还》的时候,这摆满了复古家具的房间真显得有点阴森而可怖。

晚饭时间快到了,我妈在客厅叫了我一声,让我准备回家,O阿姨一个劲儿挽留,说等女婿下班回来一起吃饭,一番推辞后我们还是决定回家吃。

临走前,O小姐把我要借的几本书装在一个相当精致而且好提的袋子里,我妈又抓住机会夸奖她:

“看人家小O多细心,真是从小就能看得出来啊,怪不得嫁得那么好……”

O阿姨当然不会放过最后一个展示得意的机会:

“要我说嘛,你家姑娘也不错,性格又好,当初你应该替她把把关的,否则应该能嫁得更好些……”

我妈的话难得的有点暗藏机锋:

“孩子们都是各有各的福气,我觉得我家姑娘嫁得也不错,好就好在门当户对了,只要孩子们觉得好就是最好,你说对吧?”

妈妈们总是不失时机地在相互比较着。O阿姨一时有点语塞,O小姐脸背着她妈妈,冲我苦笑了一下:

“你要是还书的话,咱们俩下次在外面见面吧,你带我到你觉得好的咖啡厅,好不好?”

O阿姨不失时机地又开始唠叨:

“什么?你要去咖啡厅?也行,你俩一起去,我也放心,就不跟你一起了,我说你啊,早点学开车吧,带我去哪儿也方便……”

回家的地铁上,我跟我妈讨论了一番O小姐母女的事。我问她,她觉得O小姐这样,算幸福吗?

“反正她妈算是很幸福了,辛苦了一辈子终于得偿所愿了,母亲最大的心愿当然是希望女儿嫁得好了。她幸福不幸福我可不知道,她一直都是一个少话的孩子,不会轻易表露出来的,你刚才不是跟她聊了半天吗?”

“我觉得说不好,反正她不是一个特别物质的人,她追求的可能不是这些东西。她说想继续上学,拿文凭。”

“确实是,能看出来。她现在这样,还真的不如当时踏踏实实地上学比较好,不是自己的东西,到底还是靠不住,空的。不过她现在能明白这个,也真的是挺好的了。别人的生活,咱看看就行了,过得好不好,终究还是要给自己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