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1章 东门之杨(10)(第3/8页)
别说其他人没有精油提取技术了,就算他们连香皂带精油技术全都搞到手了,原材料依旧是一个让人脑壳痛的问题。
陈嫣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其实是布局了很多年的!各种各样的花田生产大量鲜花。其中还包括茉莉这种外来的鲜花……
无形之中,这带来了两大门槛,一个是资源上的,一个是资本上的。资本上的很明显,这么大的前期投入,还得考虑到天气因素导致的减产甚至绝收。如果不是那种资本足够强,能够拿出这么多钱,并且承受这么多钱全被亏损的人,是做不了这个生意的。
至于资源,这是另一重更严重的门槛…没钱就没有资源,但是有钱了也不一定就有资源。
鲜花花种哪里来?这可不是一两种野花,很多都要对现有的花种进行培育。有能够直接使用的当然好,如果没有,那就得农家的专家来改良才行。
还有大规模种植遇到的问题,抗旱、抗涝、抗倒伏、防治病虫害…问题一茬接一茬!这还不是农作物,农作物好歹在这片大地上种植了这么多年了,很多问题也研究出了一定的解决办法,鲜花种植在此时还是一个过于新鲜的产业。
新鲜就意味着大量的问题没有答案,得摸着石头过河。
至于种植鲜花所需要的土地、人,也都是资源。
这些种种都需要钱,但不是说有钱就能办妥…陈嫣能够顺顺利利办好,中间一点儿波折都无,这是因为她的资源足够丰富,云从龙、风从虎,任何她想要的东西,哪怕她自己没有,也可以从别人那里交换得到。
换另一个来做同样的事情就知道事情没那么简单了。
还有,香皂制造相对容易弄到的原材料‘碱’…华夏对碱的运用很早,虽然那个时候人们并不一定清楚碱到底是什么,又有什么物理化学性质,但在实际应用中他们是有用的,这就行了…事实上,许多古代原始的物理化学技术就是这么起来的。
炼丹的那群大佬,他们知道自己弄的那些是什么东西吗?但不耽误由炼丹弄出了许多有意思、有实际用途的成果,比如说火药,又比如说豆腐……
但是这个容易弄到是相对的…实际上,碱比较容易弄到是因为需求量不大。这个时候连面粉都没有,更没有做发面的需要了,也就是说,碱连这点儿家常需求都没有。
在需求量不大的情况下,供应量自然也大不到哪里去。这种时候一旦以碱为重要原料,呵呵,到时候供不应求,价格飞涨还是好的!就怕是真的没货,那就完蛋了!供应链不稳定,这才是真正的致命一击!
陈嫣是因为自己的许多产业都要用到酸、碱这些东西,所以有专门的原料工厂,负责开矿、提炼什么的。换成是别人,难道要为了一个香皂产业弄一个这样的酸碱工厂?难度摆在那里,成本也摆在那里!完全就是难为人了!
以香皂为例,事情已经很明白了。
“虽然我也做一些简单的产品,比如说粮食,但是绝大多数的产品都是复杂的,原料到加工,需要不同的产业互相合作。有些产品格外复杂,甚至得在几个不同的产业进行加工…换做别人,根本做不来!”
“这就是做成体系之后的长处了。”
陈嫣想起后世的企业都强调构筑‘生态’,虽然在‘生态’这个问题上,大家关于该封闭还是该开放,有各自不同的看法,但构建起生态绝对比没有构建起生态强势,这绝对是可以肯定的。
“…然而,就算是粮食,我也和别人不同…大规模经营,用更多的农具、牛马…我甚至能组织修筑小型水渠,灌溉大片大片的土地…还有调配用水,而不是散户那样争水。至于后面粮食还得进一步处理、运输,我也统统有优势!”
陈嫣嘟嘟囔囔算账:“别人成本就是一百钱,我却能压倒七十钱、甚至六十钱!这还是因为粮食要用田地,这是主要成本,偏偏大家又差不多…若是我有心打烂粮食生意,这件事不过挥挥手那样简单,只是不能做而已!”
陈嫣进入粮食市场之后很少有大动作,她进入的目的仿佛只是为了方便自己调配资源,也是不让这个巨大的市场中没有自己的位置——虽然这么说也没错,但她之所以很少做什么,就是因为她知道粮食市场这种地方,真的做什么了,容易酿成大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