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巴黎(第5/5页)
啊,真可恶!
他无端的对一个不到14岁的女孩生气,气恼她来的是那么突然,每次她来巴黎,阿瑟就总会对他冷漠,变得难以接近。她来了,那个蓝眼睛的男孩就不再是一只孤鸟,而这只孤鸟本应在他的羽翼下。
他知道这是为什么,他知道自己做的不对,但正确的事情很无趣,“不对”的事情、禁忌的爱情才能让人感觉到自己“活着”。
他痛苦的看着那个少年。
*
福兰说要阿瑟也即兴写一首短诗,阿瑟本想推辞,他不喜欢即兴创作命题作业,维塔丽在他耳边说了句话,他随即点点头。
仆人拿来了纸和笔。
维塔丽将纸张折叠又折叠,撕成纸条;在纸条上写了一些单词,在桌上排列组合一番,由阿瑟将单词写下来,往里面填空放进动词和介词,以及挑选更好的押韵单词。
这是一首短诗,题名《埃及舞女》。
“她是埃及舞女?……当天光破晓,
她像火焰之花一样枯萎……
远远近近的人们,
都呼吸着满城花开的香味!
*
太美太美了!但其实别无选择
——为了《渔家女》和海盗之歌,
为了假面舞会上最后的喜悦,
相信那纯净的大海上浮动着夜的佳节!”
*
这是一首简单明快的小诗,带有兰波自己的鲜明特色:简洁、纯净,而关键词又是维塔丽提供的,令人不禁感叹兰波兄妹的才华——一首诗歌好不好,不是以堆砌辞藻来衡量的,简单直接,直击心灵,那便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