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寒兰(第13/18页)

袁从英没有说话。

“怎么,信不过我这老头子?”

还是无言,狄仁杰从身边拿起一样东西,轻轻搁在案上,道:“从英啊,这一次你走时,必须把若耶剑带上。”

猛然间,热忱的目光如剑芒闪烁:“大人?”

狄仁杰抬起手:“几个月前去庭州时,我就一路带着它,谁想还是没能交给你。这回你既然来了,无论如何要把它带去,我可不想以后再千里迢迢给你送兵刃了。”

“嗯。”袁从英点了点头,“只是今后在西域都是马上作战,这剑终归不如刀枪来得实用。”

狄仁杰皱起眉头:“怎么,还嫌弃老夫的东西了?”

“我是实话实说……”

“哼!大将军的兵刃是用来扬威,不是用来砍人的,你今后要多领军打仗,而非亲身杀敌,明白吗?”

“是,我明白了。”

“知道就好!”少顷,狄仁杰低低地再添一句,“其实……老夫是要用这柄剑与你换另一样东西。”

又一样东西被轻轻搁在宝剑的旁边,玳瑁扇骨的柔光慵懒、莹润,倒与那沉稳、刚毅的剑鞘相得益彰。袁从英凝神瞩目折扇,良久,伸手一把擎住若耶剑:“大人,你我之间何须交换。”执剑抱拳,“多谢大人赐剑!”

狄仁杰含笑摇头:“从英,你我之间何须言谢。”他也探出手去,紧紧握住最终归属自己的至宝,辗转三十四年的岁月,他终于收下了她的馈赠。虽然仇恨并不存在,他还是企盼谅解,现在,夫复何求?

最后一颗晨星还来不及凋零,袁从英独自来到距“撒马尔罕”珠宝店一箭之遥的客栈。蒙丹来洛阳之后就安顿在此处。从天音塔上抱下昏迷不醒的沈珺,袁从英便将她送到这里,请蒙丹相陪照料。此时袁从英匆匆走过深深几许的庭院,在沈珺暂居的房前停下脚步。

从窗户望进去,屋中依旧一片漆黑。袁从英踌躇几许,下不了决心上前叩门。正在小院中发呆,突然他感觉有人在扯自己的衣襟。他伸出手去,轻轻抚摸那个倚靠上来的小脑袋:“斌儿,这么早就起来了?”自从天音塔下重逢,这小孩就形影不离地跟随在袁从英的身边,一直跟到这客栈里。昨夜若不是趁他熟睡,恐怕还要跟回狄府。

见袁从英低头看他,韩斌闪动晶亮的眼睛:“哥哥,阿珺和红艳姐姐都不在屋里。”

袁从英顿时有些紧张:“她们在哪里?”

韩斌拖着他的衣袖就走:“她们在后院看山呢。”

原来这客栈居于一处坡地之上,自后院假山耸起的最高处,有小小的一座石亭,在其中凭栏远顾,可以眺望到邙山掩映在重重雾霭后的模糊身影。今天冬雾厚重,将日出的光辉尽掩,昏暗的山峦之上,长空刚泛出淡淡的灰白。

远远地,便能看见亭中一个纤弱的背影,浅浅的轮廓就诉出无尽的凄楚和悲凉。已是全身中原女子打扮的蒙丹站在亭外,见袁从英走近,朝他点了点头:“她一大早就起来站在那里,我不忍心打搅,只好在近旁守着她。”

“多谢红艳。”

蒙丹转身让开,袁从英沿着碎石铺就的小径走到亭外,不再向前半步。

旭日冉冉升高,邙山的山影逐渐清晰,他不知道站了多久,那个从第一次见就让他感到亲近的身影,始终纹丝不动。也许她没有发现身后有人吧?他想和她打个招呼,却终于没能够张开口。袁从英决定离开了,他低下头,刚刚转身迈出一步,耳边突然响起那天籁般的嗓音:“袁先生……”

袁从英转回身来,映入眼帘的是一张暗淡无光的脸,凌乱的发丝覆上额头,让她看上去更像个迷失的小女孩。

“原来你知道我在……”他轻声说道。

沈珺低垂着眼睑,不回答,也不看他。

“阿珺,我是来和你道别的,我要走了。”

她终于抬起眼睛,似乎想问什么,但他等了片刻,等到的只有秋风瑟瑟。

袁从英道:“那么……我走了,你要多多珍重。”朝她点一点头,他就欲离开,冷不防被她一把握住了双手。他还在愣神之际,沈珺已把他的双手举到了眼前,反复查看。过了一会儿,才听她轻轻吁了口气:“还好,青紫倒都褪了……”

将袁从英的手放开,沈珺重又垂下眼睑,再也不发一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