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红色交通线(第5/7页)

他划了根火柴,点燃几张照片。然后肆无忌惮地踩在血迹上,一步一步离开现场。 

贵婉和资历群开着一辆滨江省警务厅哈尔滨警察局牌照的汽车,带着于先生一家三口趁着茫茫夜色逃离了险境。 

晚上十点二十分,一声汽笛长鸣,一辆列车载着于先生一家前往德国柏林。他们将在柏林转车,前往莫斯科。 

资历群和贵婉一路潜行相随,通过长达数千里的边境线,圆满地完成了任务。至此,“沙漏”资历群全面接管了上海交通线行动小组,而他的组员,“烟缸”贵婉、“茶杯”朱惠儿、“瓶子”露西,在资历群的领导下,路线渐成规模,接送重要人员达到22次,屡次获得上级表扬。 

每一次任务“交接”,都像是一次长途旅行。 

资历群和贵婉在工作中滋生出的爱情火苗终于点燃了“心”花。 

花开并蒂,连理成枝。 

回忆荡漾着一丝丝甜美,浪漫,永恒的“春天”意境。 

资历群的脚步终于停驻在厨房门口,夕阳的余晖用最后的力气,把资历群的影子投射到古老的墙壁上,狭长,神秘。在一对兄妹重逢的另一侧隐现的影子,像一片浮云一样飘动,冲淡了厨房里的欣喜和温暖,厨房瞬间变得像资历群手中的鸟笼。 

“大哥,大嫂,新婚快乐!” 

一桌子的佳肴,让资历群感到家庭的温馨和内心的平静。 

他微笑着看着妻子和兄弟,这两个他疼爱的人,同时,他也知道,他是他们心目中所敬爱的人。 

人,得一知己足矣。 

推杯换盏,三人微醺。 

“小资,你在巴黎从事什么工作?”贵婉问。 

“从事艺术工作。”资历平答。 

“艺术加工。”贵婉故意强调一句。 

“我从不加工艺术。艺术加工可是技术活。”资历平说,“嫂嫂,你要愿意出笔大价钱,我能把全欧洲最值钱的画,‘加工’给你。” 

“是吗?” 

“你可以挂你们家墙上。” 

“挂个赝品。” 

“艺术品。” 

“你的信用额度不够。” 

“你也是。”资历平说,“一毁无余。” 

“你指信用?”贵婉问。 

“你的淑女形象。” 

“我从来不认为自己是淑女。” 

“嗯,这点随我。人贵有自知之明。”资历平大声笑起来。 

资历群吃着饭,聆听着。 

“妹妹——” 

“我是你嫂嫂。” 

“嫂嫂。” 

“叔叔,有什么高论?” 

“你真的在走私吗?” 

贵婉的手停在盘中餐上。 

资历群的眼底明澈地了解资历平话中的含意,这个孩子不是省油的灯,他聪明、能干、富有急智。 

他并不想让资历平跨进自己的“事业”。 

他望着资历平“呵呵”笑着,笑容可掬。 

资历平紧张起来,他很怕看到资历群这种具有标志性的笑容,只有他明白,这是资历群动怒的前兆。毕竟是二十年的兄弟,资历平心底打了个寒噤,一下就正襟危坐了。 

贵婉微笑着,说:“小资,你很怕你大哥吗?” 

“对。”资历平不否认。 

“他人很和蔼啊。” 

“我怕他,是因为大哥太了解我了。” 

资历平的话是“反话”,他自认他了解资历群远胜于资历群了解自己。对于贵婉而言,资历平认为她一点也不了解资历群。她甚至连他隐忍、发怒的前兆都看不出来。 

是因为资历群在贵婉面前并不真实吗?资历平想。 

“我真羡慕你们,我跟你正相反。”贵婉说。 

“你不怕你大哥?”资历平看着资历群的表情问贵婉。 

“怕啊。”贵婉说,“我的怕,是因为我大哥一点也不了解我。” 

“一点也不了解吗?还是有那么一点点。”资历平说。 

“不,他一点点都不了解我。” 

“为什么呢?” 

“各有事业吧。”贵婉说。 

“小资,”资历群冷不防射一箭,“你近来的所作所为,算不算重操旧业?”

资历平心虚胆怯,依旧笑着说:“我好奇而已。” 

“把自己的好奇心束之高阁,才是明智之举。”资历群不紧不慢地说,“诸葛不善用兵,却名垂宇宙。公瑾用兵如神,民间只流传他妒贤嫉能。有时候,看到的,听到的,都不是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