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罗宾(第7/15页)
这天,伯爵夫人突然收到了一封信,这封信是艾尼寄来的。
“哦,艾尼……”
她的心头突然涌上一股对密友的思念之情,连忙把信拆开,读了起来。她反反复复地把这封信读了好几遍,可她仍然不能读懂这封信中所写的内容。这可真是一封像谜一样的书信啊!
夫人:
我真的不知道该如何来表达我对您的感激之情。假如没有您的帮助的话,我无论如何也不能熬过那些艰辛的岁月。
在这个贫穷偏僻的小山村里,对我这个吃了上顿没下顿的人来说,那笔钱简直就像上天的恩赐一样宝贵。可是,直到现在,我的心里也一直存有疑虑:您究竟是怎么知道我现在居住的地方呢?
自从出了您家的大门之后,我从来都没有对任何人提起过这件事情。对于以前的朋友,以及府邸中的仆人们,我也没有向他们透露过关于这件事的一个字啊!我住在遥远的乡村,可夫人是如何知道我现在的住址的呢?而且还寄给了我这么多的一笔钱,真让我感觉恍若在梦中一般啊。
因为您在信的结尾并没有签上自己的名字,所以刚开始的时候我也不知道究竟是哪位好心人寄来的这封信,不过,后来经过一番细细的斟酌,我想,在这个世界上,除了夫人您之外,再也没有对我如此关怀体贴的人了。您是故意不写上自己的姓名的,我认为这是夫人您一贯的作风。
夫人,对于您的关怀和体贴,我内心里由衷地感动,因此,请允许我在这里向您表达最真挚的感谢。
我要感谢的不仅仅是您在钱财上对我的帮助,更重要的是您的关怀和体贴,所以,我虔诚地向上帝祈祷,希望神明能够赐福于您!除此之外,我真的不知道该如何表达我对您的感谢之情了!
艾尼
“哦,她肯定是搞错了!”
伯爵夫人在大惊之余也感到非常莫名其妙。自己已经被堆积如山的债务害得苦不堪言了,又怎么可能有多余的钱财拿去救济艾尼呢?可是,她为什么要写这封感谢信呢?
于是,伯爵夫人立刻给艾尼写了一封回信,信里的大致内容是说,自己并没有给她寄过钱,肯定是她自己搞错了。
然而,没过多久,夫人又收到了艾尼的回信。
夫人:
看完了您的那封回信之后,我心中感到万分惊诧,因为除了夫人您以外,还会有谁那么好心眼地寄给我一大笔钱呢?
这笔钱既不是用挂号寄来的,也没有用汇兑,而是夹在平常的信封里面邮寄过来,而且里面的钞票是两张面值为1000法郎的纸币。为了证实这件事情,我将这个信封随信奉上,请您过目,真伪立刻就能辨别清楚。
艾尼
附带的信封上盖着巴黎邮局的邮戳,既没有写明寄信人的住址,也没有写明寄信人的姓名,而信封上的收件人一栏写的是“艾尼女士”这几个字,从笔迹上来看,与伯爵夫人的十分相像。
伯爵夫人压根就没有给艾尼寄过钱,可是,她的心里却感到非常不自在。于是,伯爵夫人将这些信件交给了警方。
由于这只是一些普普通通的信件,因此,尽管警方展开了大规模的调查,可还是没有找出寄信人的真实姓名。
一年之后,相同的事情又发生了一次。艾尼又收到了一封没有署名并夹着两千法郎的信件。
从那以后的五六年时间里,艾尼每年都会准时收到两千法郎的钱款。只不过到了第五年和第六年,给她寄来的钱变成了四千法郎。因为在这两年之中,艾尼身染重病,再也无法劳作了。
当时有这么一项规定,凡是挂号信件,必须标明寄信人的姓名和住址。因此,所以信件都使用“艾克弟”这个名字寄了出去,寄件的邮局是“塞哲尔莫”,刚好在巴黎的西北地区,与伯爵的府邸属于同一家邮局。
但是,第二封书信是从远离“塞哲尔莫”的“苏勒姆”邮局寄出的,寄信人一栏写的是“倍亚尔”。经过警方的一番严密搜查,终于确定寄件的邮局管辖区内并无此人,显而易见,寄信人这一栏用的是化名。
艾尼在第六年如期收到那4000法郎之后,她身上的疾病没过多久便开始加重,后来终于抱病而亡了。
“到底是谁给我寄的钱呢?那个好心人究竟是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