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游艇枪战(第5/6页)
小刘接过纸条,塞进鞋底,急忙转身离开。
1940年的南京东路为永安、先施、新新、大新四大公司的所在地,也是中国最繁华的商业中心所在地。永安大厦是一幢英国古典主义建筑,外墙为灰色汰石面,分布着许多雕饰,颇具艺术特色,因此成为上海南京东路上的一幢标志性建筑。
下午2点半,大厦楼梯间里,马世龙提着箱子顺着楼梯走了上来,几个员工与他擦身而过,但并未注意他。马世龙顺着楼梯上到顶楼走廊,来到一个房间门口,四下机警地环顾,掏出一把万能钥匙,三几下就拧开了门,闪身进去,关紧了身后的门。
马世龙来到窗口,先俯身向下望了一眼,又把箱子放在地上,打开盖,拿出狙击枪,开始安装。他熟练地装枪管,装瞄准镜,装子弹,都安装好后,起身举着枪,透过瞄准镜向窗外观察着。瞄准镜中出现了一个十字线,街上的景物和行人都被拉得很近,他向两街交汇处瞄了瞄,看见那里有许多车辆在行驶,又向左面瞄着,发现街角处站着十几个便衣。便衣们的手都放在口袋里,装做若无其事的样子东张西望。
他又向右瞄准,发现各路口都有便衣在附近游荡。
马世龙抬腕看看表,分针差1分钟就指到3点整的位置,马世龙调转枪口,瞄准了两街的交汇处。
此时,百货广场路口处,吴四宝穿着便衣悄然而至,悄声问藏在一间小店里的张国震道:“国震老弟,发现什么情况了吗?”
张国震端着枪说:“大哥,没有啊,什么可疑的人都没发现。”
吴四宝脸色一沉,“这就怪了,会不会他们不来了?”
“来啦,来啦。”有人指着路口轻叫道。只见两辆囚车相向开来,在相距5米的地方停下,车门开处,几个“七十六号”的军官跳下车,押着马元放下了车,马元放手上戴着手铐,脸色煞白,浑身血迹未干。
百货大楼顶楼窗口前,马世龙平稳地端着枪,把马元放套进瞄准镜的中心,只见一个军官凶狠地推了马元放一把,马元放回身怒视着那名军官,嘴里骂骂咧咧说着什么。
另一名军官上来劝解,二人又一起押着马元放向日本人的车辆走去。
瞄准镜上的十字架锁定了马元放,马世龙毫不犹豫,凶狠地扣动了扳机,只听“嘭”的一声轻响,一颗子弹咆哮出膛,不偏不倚地钻进了马元放的头颅,一股血柱喷得老高,马元放直挺挺地倒了下去。
突然的枪击,使在场的人震惊了,好半天人们才弄明白发生了什么事。军官们围了上来,望着倒在地上的马元放,只见他头部流了摊黑血,嘴里不住地吐出血来。
一军官惊呼,“他还没死呢,快抢救。”另一军官道:“妈的,有人打黑枪。”
吴四宝和张国震跑上前来,俯身察看一下尚未断气的马元放,吴四宝厉声下令:“快,送医院抢救!”同时,他手指着百货大楼顶楼的一扇窗户道:“凶手一定是藏在这栋大楼里面,来人哪,包围百货大楼,其他人给我搜。”张国震立刻领着四五个便衣向大楼方向跑去。
特务们冲到百货大楼门口,张国震大吼:“二大队守住门口,出去的人一律严格检查。三大队跟我上楼搜,一定要抓住凶手!”几十个便衣跟着张国震向楼上冲来。
顶楼仓库,便衣挨门挨室在搜查,他们冲进一间房间,但里面除了货物,什么也没有。顶楼另一个房间,便衣凶狠地砸门,另一个便衣飞起一脚把门踹开,几个人持枪冲了进来。
永安大厦门口,几个职员刚要走出大门,便衣伸手拦住,厉声喝道:“把手举起来,搜。”几个便衣在职员们身上搜查,但什么也没发现,就放行了。
3个小时之后,夜色渐浓,大楼的天台上十分安静,远处有霓虹灯的光焰在闪烁。
一个大水箱立在天台一角,一会儿,水箱的盖子动了一下,马世龙托开盖子,露出头来,四下机警地扫视一眼,慢慢爬了出来,返身把装枪的箱子提出来,关上盖子,溜到天台栏杆边向下张望。楼下街道上和拐角处仍旧到处都有便衣的身影,显然他们一时半会儿是不会离开的。
马世龙悄悄来到天台另一侧,发现对面一栋楼离得不算太远,大概有十来米的距离。他放下箱子,在天台上转悠着,在一堆废品中寻找着。忽然他发现一盘绳子放在一个角落,他拿起绳子,来到天台边。发现对面阳台有一根铁枝立着,他把绳头挽了个圈,向着那根铁枝抛了出去。第一下没挂住,第二次再抛,第三次终于挂住了绳圈,他试了试绳子,很结实,足以撑住人的重量,他把装枪的箱子用另一根绳子捆在身上,翻上栏杆,倒过身来,顺着绳子向对面的楼宇爬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