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再入军校(第6/9页)
9点刚过,德莱恩坐上专车前往军统局局总部拜见戴将军。自他到达重庆之后,只在两次宴会上和开学典礼上与戴将军礼节性地见过几面,未及深谈,他想今天与他深入交换一下意见。
他一直在琢磨,这个花了血本将自己千里迢迢请来当军事顾问的戴将军,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他想起和中国驻美大使肖勃的那次见面,那时他还住在华盛顿的皇后区,对投机房地产的生活已经深感厌倦,只能偶尔写写小说和剧本,聊以打发时光。他的脑袋怀念着密码的挑战,他的双手渴望着破解密码的答案。
当肖勃传达了戴局长的仰慕之情和盛情之约时,德莱恩兴奋不已,但装做对此不感兴趣,提出年薪12000美元高价。凭他多年的间谍经历和人生阅历,他有把握对方绝不会拒绝的,只是会进行一番讨价还价。果然,肖勃苦笑着说:“尊敬的德莱恩先生,您要知道,抗战时间国统区流通的货币叫法币,俗称中国钱。法币对美金的兑换率为7∶1,而现在一个普通职员的月收入为30法币,即4美金多一点儿。一个政府的处长月薪为120法币,科长才80法币,一个国军的少将师长,月薪为200法币,还不到30美金,年薪约为350美元,您一个人就要拿到34个少将师长的薪金,嘿嘿,似乎高了点,我不好向戴局长交代,您看,能不能降点儿?”
德莱恩缄默不语,想了想说道:“你应从这个角度想一想,我的朋友,我一个人的作用可以顶5个美军整编陆军师,或者顶10个日军师团。有时候,一份密电码的破译可以决定一场战争的胜负。你认为是贵还是便宜?那就年薪1万吧,不能再少,再少的话,就另请高明吧。”肖勃想想最后还是答应了。
德莱恩承认,他这个人不是特别喜欢钱,他最喜欢的是动荡的生活,喜欢刺激、挑战、枪战、火线、逃逸魔术、女人、美酒、扑克,再就是破译日军的密电码。现在,他手中有一份美国中情局的资料,简略介绍了军统局(MSB)和戴局长,上面是这样写的:
这个组织并未列在民国政府机构的名单上,然而它却是民国最强大、最重要的组织之一。戴局长作为军统局副局长,却手握实权,比其他军委会成员具有更大的权威。实际上这个局是中国的特务机构。戴局长是委员长当校长时的黄埔军校的军官之一,他通常被称为“将军”,但据说他并没有正式的军衔。除委员长以外,他比任何人都要有权力。他被认为是唯一一个能与委员长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见面的人物。
戴局长作为中国最强大的秘密警察之一的头子,其所具有的个人影响力与他和委员长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有人干脆说他是委员长的“佩剑”。而在中国百姓的眼中则是刽子手。事实上,戴局长可能享有的独立性来自于他本人所具有的特殊权力、威慑力,再加上他那些众所周知、无所不在的耳目与爪牙。委员长在打天下和坐天下的每一个重要时刻,戴局长都是起了关键性作用的。
用人有个非常重要的标准,即既要是人才又要是奴才,两者缺一不可,而戴局长则堪可成为这种人物的典型。戴局长所领导的军统局,不同于国民党的任何一个政治派别,它以秘密活动作为自己的主要生存方式,特别是经过抗战,由于戴局长的才智和努力,使军统组织的神经延伸到了国民党的每一个角落,虽然这种无形的力量看不见摸不着,却是大到无边无际,小到无孔不入。他的局,人员已达十万之众,其私人武装有“忠义救国军”和“别动军”,因此他被人称为“中国秘密警察首脑”、“中国的希姆莱”、“老牌特务头子”。他不是行刑的刽子手,但是死在他手下的人却不计其数。不管对手如何精明,最终都难逃他一手布下的天罗地网。在他的心目中,死亡不过是玩转于股掌之中的游戏。阴、毒、狠、色,这是戴局长一生最浓缩的写照。
一个原本只是负责收集情报、负责领袖安全的特工人员,何以令人谈之色变?就因为他的手不仅仅限于军界,而是全方位扩展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不仅拥有治安权和秘密监狱,还拥有一个国家的水陆空交通检查权、海关缉私权,这就使全体公民无隐私而言,无时无刻不生活在恐怖的阴影下而人人自危。暗杀、秘密逮捕、酷刑严讯的厄运随时都有可能光顾每一个人。特务政治带来的恶劣影响可谓臭名昭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