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面馆两兄弟(第6/7页)
薛震的父亲在第二天下午4点左右报了警,警方确认朱丽芬失踪后,开始立案侦查。
跟朱丽芬谈话的老师说,朱丽芬当时急匆匆要走,说她4点有事。
据学校的门卫回忆,朱丽芬离开学校后就往北走了。他对她略有印象,但也没太留意,因为她唯一显眼的地方只是穿了条红裙子,所以他也并不能确定,他看见的就是她。学校对
面的书报亭摊主说,朱丽芬曾经在他那里买过一份电视报,还问过他几点了,他告诉他时间后,她就骑自行车朝东走了。警方至今只找到上述两位目击证人。
朱丽芬失踪三天后,薛家为了寻找她下落,在本市的晚报中缝曾登过寻人启事,但没有知情者前来联络。一个人后,没有任何进展的警方似乎对这起失踪案有了别的想法,他们开始着手调查朱丽芬的人际关系及失踪当日薛震父亲薛海的行踪。
据多位邻居反映,朱丽芬脾气暴躁,性格偏激,跟家里人关系向来不好。尤其是跟她的婆婆,两人因家庭琐事曾多次发生激烈冲突。1994年的3月,朱丽芬曾用老虎钳砸伤婆婆的脚,婆婆因此被送入医院,医治了两个星期。
朱丽芬跟她老公薛海的关系也谈不上融洽。薛海虽然脾气较好,但似乎也不是容易相处的人。他沉默寡言,跟邻居多半不打招呼。大部分时间,他都默默坐在钟表铺的柜台后面摆弄钟表。邻居经常听见朱丽芬在家朝他吼叫,但他几乎从不予理睬。后来他还向警方解释,大声咆哮是朱丽芬的方式,有时候未见得是在吵架。当然,他也承认,在家里,朱丽芬一向较为强,因为朱丽芬自己经营一家服装店,生意做得较好,赚的钱比他多。但坊间传说,薛海两年前就曾提出过离婚,因为朱丽芬死活不肯,这事最后不了了之。后来,朱丽芬怀疑这次离婚是婆婆唆使的,所以对婆婆怀恨在心。其实婆媳关系也就是从那以后开始急剧恶化的。
朱丽芬的婆婆提起朱丽芬就连连摇头。她告诉警方,要不是女儿生病,需要人照顾,她早就搬去跟女儿同住了。她没有提供任何关于朱丽芬失踪的有价值的线索,对她的生死也漠不关心,她只为一件事耿耿于怀。朱丽芬走的那天下午,手上戴着一枚蓝宝石成指。“那是她30岁生日那年,我送给她的,前些日子问她要,她说弄丢了。”老人被打伤后,曾经多次向朱丽芬索要这枚戒指,都被朱丽芬顶了回去,所以那天下午,当老人看见那枚戒指戴在她手上时,十分气愤。
据老人说,在家里,朱丽芬唯一关心的人就是她的儿子薛震,但老人谈起朱丽芬的教育方式却极为反感。“孩子生病发烧,她还逼着他继续做功课。拿不到前三名,就不给饭吃。你说这行吗?”老人心疼孙子,为此也常跟朱丽芬发生争执,但朱丽芬一意孤行,从不听任何人的意见。直到1994年5月,朱丽芬用花瓶砸伤儿子的头部,遭到丈夫和婆婆的一致抗议,她才有所收敛。那次事件的起因不得而知,但自那以后,朱丽芬再也没要求儿子在病中学习,也没有要求他必须达到前3名。
薛震本人在接受警方询问的时候,也确认了此事。他告诉警察,母亲脾气不好,经常会暴跳如雷,谁也不知道该怎么遏制她突如其来的怒气,有时候只有躲开。他认为母亲对他要求过严,但他也客观地承认,母亲这么做是为了他的前途着想,“其实不用她要求,我自己也会要求自己考进前三名,不然会觉得很丢脸。”薛震说。
据警方调查,事发当天,薛震跟朋友踢完足球大约6点半回到家,那时候他家里一个人也没有。祖母因戒指的事太生气,去探望姑姑了,而他的父亲则去郊区见一个多年的老朋友了。薛海的那个朋友已经向警方多次确认在当天下午的3点至7点之间,薛海都跟他在一起,一起作证的还有这位朋友的妻子和楼下小饭店的店主。
警方走访了朱丽芬的邻居,还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朱丽芬虽然以泼辣闻名,在家里人见人怕,但她跟大多数邻居却处得相当不错。她是周边很多小商店的常客,经常主动帮他
们推销商品。如果谁家钱兑不开,她也会热情帮忙,甚至有的店主偶尔出一次门,还会委托她为自己看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