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部 1.第一天:一宗悬案(第12/22页)
王老师叹气,“没错,她知道自己的身世后,马上就跟疏远我们了,后来还嚷嚷着要找自己的亲妈。有一次,她跟我们吵架,提起行李就搬了过去,说是要跟我们断绝关系。”
“她搬过去住,徐海红认她吗?”
“认倒是认了,可霖霖在那儿住了一夜就逃回来了。”
“逃回来?徐海红打她?”莫兰道。
王老师笑起来,“没有。不是这么回事。这事跟她的头发有关。霖霖那时候是长头发,平时梳着两条辫子。她在那里睡了一夜,第二天早上起来,长头发被剪了,头发全掉在枕头上。她跑去找徐海红,徐海红说那是她两个弟弟干的。”
“她弟弟?”如果我没记错,她弟弟应该在1969年的灭门案里被杀了。
“就是啊。”王老师马上看出了我的心思,“因为这件事,我也找过徐海红。我认为就是她干的,她就是不想让霖霖住下去。那是我们第一次正儿八经地坐下来说话。可她死活不承认,坚持说那是她的两个弟弟干的。她说他们从没离开过那房子。”
我觉得好像有一股阴风从楼梯口吹进来,禁不住打了个寒噤。
“那天霖霖是捂住头逃回来的,后来她再也没敢在那里住过。现在她每次回国,都会去看看她,有时会去送点吃的过去,但从不敢在那里住。”
“这些话,您信吗?”莫兰问道。
王老师笑了笑,“我当然不信,不过,很多事我也解释不了。其实在霖霖之前,就有其他人住进去过。大概是72年,附近工厂纠察队的几个人,他们看徐海红一个人住,就硬是搬了进去。也没经谁的同意。后来没过几个月,都出了事。”
“出事?”
“是啊。当时一共有三户人家搬进去。一户是一对新婚夫妻,另有一个是三口之家,还有一个是单身的。先是那对新婚夫妻出了事,有一天两人吵架,吵着吵着就动了气,这男的拿把刀把女的捅死了,后来他自己也自杀了。”
“那吵架的原因是什么?”我问。
“这我不清楚。接着是那个单身男人,有一天他大概是喝多了酒,在楼梯上发酒疯,摔下去后头部骨折,还没送到医院就断气了。最后是那个三口之家,他们的孩子莫名其妙地不见了,后来那当妈的找不到孩子就疯了,自己跑到马路上,让车给撞死了,这当爸的没过多久就搬走了。这之后,除了霖霖去住过一个晚上,就再没人去过,大家都说那房子不吉利。徐海红跟别人说,她在家里经常见到她的两个弟弟,也不知道是真是假,但大部分人都怕去那里,她平时也不让别人进去……”
不管有多吓人,我是不信鬼神之说的。不过那几户人家发生的事,确实有点没法解释。会不会只是巧合?
“那对新婚夫妇出事后,警察来调查过吗?”我问道。
“有警察来过,后来也没查出个所以然,这些你们可以去问问居委会……”
“他们应该搜查过房子吧?”莫兰问道。
“搜查过。还不止一次,一波又一波的。第一次你们都知道,就是徐家出事之后,后来就是那单身男人死了之后,再后来就是那孩子的失踪之后,”王老师微笑着停顿了一会儿,才往下说,“……不瞒你们说,徐家出事的那天晚上,我们家也出了一件事。所以对那天晚上的事,我记得特别清楚。”
“哦?你家出了什么事?”我马上问。
“你们那边应该也有记录。那天晚上,有小偷来过我们家。我们也报警了。我婆婆当时还曾经怀疑徐海红就是那个小偷。”
“真的?!她有什么证据?”
王老师忙摆手,“她哪有什么证据。她之所以这么认为,就是因为有一次,她看见徐海红在饭店吃饭。饭店的服务员告诉我婆婆,徐海红一个人吃了一份红烧半鸭。因为徐家重男轻女,平时徐海红就没什么吃的,看起来也是可怜兮兮的,所以我婆婆认为,她去饭店吃饭的钱不可能是父母给的,一定是偷的。她那时候跟警察也说了。她还说,就因为徐海红在我们家偷东西,没在家,所以才让她免遭一难,”
“我觉得老婆婆分析得挺有道理的。”莫兰插嘴道,“你们家那次都丢了些什么?”
“有一块男士手表,梅花牌的,是我公公新买的准备送给我爱人作生日礼物的,他那年正好三十岁,”王老师努力回想着当年的事,“还有五十多块钱,那时候的五十多块可不是个小数目,把婆婆给心疼的,一整夜没睡觉,还有些吃的,一包牛肉,一包糖,一包花生……这些东西就今天看来,也许不算什么,可在那时,而且还是过年,你们可想而知,当年我们是什么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