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紫晓的心(第4/5页)

老天爷也不需要对这废墟负责。老天爷总是对的,他想怎么安排总是有道理的。但这次,他却像一个顽皮的小男孩,恶作剧似的精心埋伏了这么多的巧合和细节,然后躲在不知哪里的角落,兴致盎然地看着我一步一步走进他设计的圈套,我不知道他希望看到什么结果?

那么,总得有人对这个废墟负责吧?

我发现,就是我自己。是我自己亲手摧毁了自己的世界、自己的生活。

写到这里(这时已是凌晨一点,常昊不知躲哪儿去了。)我就像那些惊悚片中最后暴露的答案一样惊诧,令自己汗毛悚然,我竟是杀死自己的凶手。——我竭力维护着与这一事件相关的无辜者不受负面影响。但我又已经摧毁了原来的世界,摧朽拉枯,不留余地,做绝了。到最后,才明白,我杀了我自己。

这是何等严密又轮回的逻辑!

在喜庆的春节,我居然能把浓情蜜意的日记写到这么惨烈阴森的地步,也足见我已接近疯痴了。

好在我还有一丝丝理性提醒自己:“不要自己吓唬自己,上面的文字只是一种发泄,发泄内心的苦闷与无名的抑郁。”

好在我还能天真、善良地抚慰自己:“别这么想,这件事你一直不愿伤害别人,也不会伤害别人,你是个好女人,老天爷也会怜惜你的,他会懂你的苦心的。”

渐渐地,心平静下来了,胸口也松缓下来了,灰色也轻淡多了。渐渐恢复到一片清澈剔透、波澜不惊的湖面了……

间或,有燕子低飞,翼尖轻划过水面;间或,有娇懒、嫩黄的垂柳,叶尖轻拂过水面,不时掠起一圈圈涟漪,那是荡漾开来的柔情,那是诗境中的晓儿,迈出了农历新年的门槛,听到远方的马蹄声近了,更近了,快要见到她朝思暮想的他了。见他那天,要穿什么衣裳呢?要准备好他的换洗衣服和全新的床单们,要在这众目睽睽、光天化日之下,不动声色地完成这些女工功课,还真难倒晓儿了……。最后,可万万不能让自己憔悴成一片枯叶,而要像一枚鲜活、水润、洁净的果子,毕恭毕敬地奉上,供奉在他的掌心里。

下午起雾了,地上覆了一层潮潮粘粘的水膜,差点滑了一跤。临近傍晚,雾气愈浓,窗玻璃上溅开了一粒粒水钻,又下雨了,路灯迷迷濛濛的。我在窗前站了很久,不知他现在何处?在做什么?心情可好?是不是也想晓儿呢?……前几天的思念,都是在应付那些无聊的间隙中硬挤硬冒上来的,所以想他想得特别用力特别辛苦,但从下午开始,杂事做完了,倒锁了门,让这么一大片空白、干净的时间,没有电话铃声与敲门声打扰,专心想他,静静想他,从记忆中秘藏的盒中悉数相伴时的点点滴滴,一颗心都成了蜜饯似的。

把几只柜子清理了一遍,把心也清空了一遍。其实大多数东西早该扔到垃圾桶去的。心室全被黑歌手占满了,装满了对他的思念和怜爱。

6

紫晓对灵非说,她把黑歌手的照片藏了,时不时拿出来看。她吃惊地发现,数十年西部粗砺的沙尘暴,竟不能卷走他粗犷豪放的外表下,如发丝般细腻缠绵的绕指柔情。她甚至会傻想,西部的男人都这么完美吗?她说,他的一个人就是一部历史,就是一个世界,这部历史的沧桑和世界的多彩,恐怕让她迷恋一辈子都读不完、读不够。

紫晓说,黑歌手改变她最大的,是帮助她学会了分辩与选择,那是她一生里最有力的挽救。他用自己人生的历炼,告诉了她什么是世上最美好最值得珍惜的。那真是大师的行为艺术。她说,真诚、善良,对美的感悟与珍惜,本来曾是她的血肉,但它们带给她的,并不是世俗意义上的成功,而是无穷无尽的刺痛、失眠、流泪和迷失。而有时候,当她稍稍动用了一点小聪明,就能轻易地得到物质与地位,获得世俗意义上的成功。但在她沉沦的同时,她的真性情总是无法自抑地,从沉寂的海底浮现出来,时时折磨她的灵魂。

她说,是黑歌手告诉了她:她在都市的挤压下最想放弃的,其实是生命里最该珍惜的东西。

紫晓觉得身体里有两个自己存在,而且是两个极端,一个是纯感性的,而另一个是纯理性的。因为两个“她”之间完全没有交流,所以她们几乎都是单独出现的,像轮值一样,要么带着紫晓进入纯精神而不受任何现实和逻辑打扰的感性世界,要么就把她领进极端的现实。进入理性世界的紫晓敏感又警惕,她会不由自主地像侦探一样不厌其烦地梳理一个个逻辑,然后才做出判断,决定下一步的方向。内心的两个紫晓像签了协议似的,从不在对方“值班”时干扰对方。不过,为了适应生活,理性紫晓在这几年日渐担起了全部的大梁,她几乎很少休息了。虽然很疲惫,却让外在的紫晓越来越像女强人了。